Translate

顯示包含「海魚」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海魚」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

福島日排600億貝可輻射水! 海水可以稀釋,魚類卻會累積!

專家稱福島日排600億貝可輻射水   2013-09-19

同類報導:
福島每天排放600億貝克勒爾放射性物質入海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將親訪福島核電站,緩和公眾對輻射污水外洩至太平洋的不安。

青山道夫(Dr. Michio Aoyama

  日本氣象廳氣象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青山道夫(Dr. Michio Aoyama18日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科學論壇上表示,發生核洩漏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北面排水口每日排放600億貝可的放射性物質到大海,包括銫-137及鍶-90,相信核污水由核電廠地底洩漏。

  青山道夫在福島核事故後,一直進行海洋監測。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一直聲稱,核污水放射性物質濃度在法定標準之下,沒有問題,但青山道夫指,魚類在這種水中生活,放射性物質會被濃縮,會超過日本的限制值,最終影響魚類的生活。


~~~~~~~~~~~~~~~~~~~~~~~~~~~~~


  引用上文及同類報導,日本氣象廳氣象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青山道夫(Dr. Michio Aoyama)指福島第一核電站北側排水口每天向外海排放約600億貝可放射性物質,包括銫137和鍶90。

  廢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質濃度約為1貝可,確實在標準以下,但是在放射性物質總量方面並沒有法律限制,社會各界一直要求東京電力公司詳細說明排放到外海的放射性物質總量。

海水受放射物污染流程:

放射性廢水從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至4號機組反應堆所在建築滲透到港灣內
â 
被5號和6號機組的取水口抽回
â 
從北側排水口排放到外海

  海洋生物在這種水中生活,放射性物質會隨食物鏈向上而濃縮,一定會超過日本的限制值,最終影響魚類的生活,更會污染海洋。


  因此,韓國禁止進口來自日本發生核洩漏的福島核電廠周邊地區的魚類產品,不無道理!

  而輻射對人體來說,沒有所謂「最低安全劑量」,只要進入人體,遲早出現問題。其中銫137是原子爐產生分裂反應出的輻射性物質,人體累積過量的銫137,會導致全身癌變。



其他參考文章:





http://finalcall2012.blogspot.hk/2013/08/300.html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311日本大地震後至今,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件沒完沒了!

  7月下旬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代表首次公開承認福島核電站輻射物廢水深入地下,並且流入附近海灣。

  另外,東電周三(13731)抽取核電站的積水化驗,其中由二號機組的豎井取得的一個樣本,被驗出每公升含九億五千萬貝可放射性銫,超標五百萬倍;而可致血癌的放射性鍶,則被驗出最高每公升含五億二千萬貝可。三號機組的豎井也有樣本被檢測出含銫和鍶

  核洩漏事件沒完沒了,報導中只有一段最可信:洩漏事故或許已經對周邊海洋生物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未來或將導致局部生物變異。

  本網誌內同類的文章頗多,有與趣的可按頁底附上的連結。


~~~~~~~~~~~~~~~~~~~~~~~~~~~~~~~~


Spill-over threat: Fukushima radioactive groundwater rises above barrier level
August 03, 2013



~~~~~~~~~~~~~~~~~~~~~~~~~~~~~~~~


日本福島核電站污水洩漏等級 升至「緊急」   2013-08-06

  7月下旬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代表首次公開承認在20113·11大地震中受損的福島核電站輻射物廢水深入地下並流入海灣,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了海域周邊國家的警惕。東京電力公司當時強調事故所造成的影響依舊在可控範圍內,但由檢測機構所發佈的最新消息卻顯示事實並非如此。

  本週一(1385),日本核監管機構(NRA)向路透社透露稱,由於在太平洋近岸水域發現了大量的核污水,因此決定將此次事件的級別提升至「緊急」。

  NRA機構主席表示,雖然東京電力公司正在積極努力尋找解決核污水洩漏的對策,但通過評估可以看出實際情況已經超出了東京電力公司的能力範圍,因此我們無法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這一家公司身上。遺憾的是,在NRA的報告中依舊未能提出任何有效的解決措施。

  從之前日本環境省給出的初步評估結果來看,如果想要移除核材料並對核電站進行全面「消毒」的話,其費用至少需要1.1萬億日元,而整個過程將長達30年。

  同時,福島核電站污水洩漏事件也受到了海洋生物學家的關注,有報導顯示洩漏事故或許已經對周邊海洋生物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未來或將導致局部生物變異。


~~~~~~~~~~~~~~~~~~~~~~~~~~~~~~~~


福島洩勁濃輻射水   20130803

  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兩年多,輻射威脅卻仍持續。營運商東京電力公司前日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再有積水樣本驗出含極高濃度輻射物,超出上限五百萬倍,外界擔憂輻射毒水或已流入大海。鄰國響起警號,南韓有民眾到日本大使館抗議,擔心核輻射危害健康,要求全面禁止日本魚產品入口。

  東電周三抽取核電站的積水化驗,其中由二號機組的豎井取得的一個樣本,被驗出每公升含九億五千萬貝可放射性銫,超標五百萬倍;而可致血癌的放射性鍶,則被驗出最高每公升含五億二千萬貝可。三號機組的豎井也有樣本被檢測出含銫和鍶

官員批評東電公布欠透明

  上月二十六日,東電曾經驗出二號機組地下通道中的積水,含有二十三億五千萬貝可的銫。東電相信,輻射物是東日本大地震後洩漏,積聚至今。

  東電上月首度承認輻射水漏出大海後,網上出現流言指「在日本禁止流通的水產品出口予南韓」。南韓前日有民眾到日本駐首爾大使館外遊 行,要求全面禁止日本魚產品入口。南韓媒體指,首爾水產市場不再入口日本活魚,市面上幾乎絕迹。南韓政府於核災後已禁止入口日本八個縣出產的四十九種魚產品,強調未有受污染海產流出南韓市面。

  核災至今輻射污水被棄之不理,令東電飽受抨擊。經濟產業相茂木敏昨日批評,東電沒及時公布輻射水入海的情況,透明度不足,強烈要求東電公開必要訊息,採取切實措施。

安倍做騷食桃證安全

  上任後多次到訪災區的首相安倍晉三,周三則親自試吃福島縣出產的桃子,並且表示平時在家中會吃來自福島的大米及汽水,做騷力證食物安全。

  福島縣田村市已完成除污,政府前日起解禁,災民可回該區居住三個月。但核災陰影令災民卻步,只有少數人願重返家園,育有三名子女的母親坪井秀幸指:「無法安心讓子女回災區生活,現時仍不適合讓孩子們在外面自由遊玩。」



參考文章:













2013年1月12日星期六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這代表放射物擴散嗎?)

福島縣以外稻米 首發現銫超標      2013/01/10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接近兩年,首次驗出在福島以外地區的稻米,放射性物質銫的含量超標。

  日本農林水產省表示,接鄰福島縣的宮城縣栗原市一個農戶,去年秋天收割的稻米,當中的銫含量比規定的安全標準,高出接近一倍半。宮城縣政府表示,這批稻米是農戶自用,沒有流出市面,但縣政府已下令暫時禁止栗原市的稻米出售。


~~~~
同類報導
~~~~


日福島以外稻米首次發現銫超標      2013/01/11 13:01

  日本宮城縣一個農戶的大米被驗出放射性物質銫超標超過一倍,是當局震後開始檢測大米以來,首次在福島縣以外的地區發現銫超標。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接近兩年,引發的次生災害還未結束,當局檢測大米時,就首次發現福島縣以外的地區有放射性物質銫超標。

  該批大米來自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大約一百五十公里宮城縣栗原市的一名農戶,去年秋天才收割,被驗出每公斤銫含量高達二百四十貝可,大大超出國家規定的一百貝可上限,縣政府指該些米是農戶種來自己食用的,沒有拿去售賣,但已下令栗原市政府不要出售當地的稻米。

  福島第一核電站在震和海嘯洩漏輻射,令當地甚至區外的農作物受污染,亦令日本民眾聞核色變,全國五十座反應堆中,四十八座要停運,等待安全檢查。

  但《讀賣新聞》最新的調查發現,逾半數建有核電站的城鎮同意重啟核電站,結果與普遍民意相反,反映核電站通常是興建在經濟較差地區,當地居民亦是主要幫核電站打工,核電不再運作,他們的生計就沒有著落。


同類報導:

~~~~~~~~~~~~~~~~~~~~~~~~~~~~~~~~~~~


  當日本核電站事故繼續未妥善處理,放射物洩漏,或受放射物污染的食物仍會繼續出現,只是有關當局當作怪事吧!

  相關的文章已經寫過,不想重覆,有興趣的,可按連結細看。

2012年7月20日星期五

日輻射越洋 俄羅斯海魚或有毒   2012年07月20日


日輻射越洋  俄羅斯海魚或有毒     20120720


  俄羅斯有消費者權益組織表示,受日本去年福島核泄漏事故影響,遠東地區的海魚可能有毒。其中鯽魚、雙色比目魚、黃魚、比目魚和遠東鯽魚等,已含大量輻射物質。

  據悉,放射性核元素進入海洋後不會造成危險,但其沉積物最終會透過浮游生物和魚類的食物鏈呈現出來。

  日本東北部去年發生九級大地震,引發海嘯,福島核電站4座反應堆被淹沒,反應堆冷卻系統失效,致核電站爆炸,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氣和海洋。



~~~~~~~
另一則相同報導
~~~~~~~



日核災洩幅射或致俄海魚含毒   2012/07/20


  俄羅斯新聞網報道,俄羅斯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局長、俄羅斯總防疫師奧尼先科表示,受去年日本福島核災影響,大量放射性物質進入太平洋,可能導致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海魚有毒。當局正觀察海鯽魚、雙色比目魚、黃魚、日本海比目魚和遠東鯽魚等魚類的放射性物質含量。



~~~~~~~~~~~~~~~~~~


以往使用禁用殺蟲劑DDT後,多餘的殺蟲劑隨河道流往大海

結果怎樣?DDT隨後於河魚和海魚的體內發

現換句話說,即污染物可以隨食物鏈向上累積
此外,以往曾聽過的深海魚含水銀,不也是這樣嗎?

所以日本核電廠洩漏的放射物,的確可以透過浮游生物和魚類的食物鏈呈現出來

2012年7月2日星期一

日本福島縣河流中魚類測出2600貝克勒爾放射性銫 2012-07-03

日本福島縣河流中魚類測出2600貝克勒爾放射性銫   2012-07-03
http://news.rbc.cn/gj/201207/t20120703_2678712.htm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文是簡體字,現轉為繁體。)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環境省2日(12年7月2日)公佈了福島核事故後對福島縣周邊河流、湖、海中魚類和昆蟲體內放射性銫強度的檢測結果。在該縣南相馬市的真野川採樣的魚類中檢測出了每千克2600貝克勒爾的放射性銫,淡水魚體內的放射性銫強度具有比海魚更高的傾向


  該數據大大超過了魚類等一般食品的放射性銫新標準上限(每千克100貝克勒爾)。


  日環境省指出,這一差異可能是因為海水魚和淡水魚體內的蓄銫途經不同。本次調查旨在研究昆蟲和海藻等與魚類污染的關係。環境省表示,由於冬季調查的樣本很少,無法得出確切結論,將繼續展開調查。


~~~~~~~~~~~~~~


文中提到,「淡水魚體內的放射性銫強度具有比海魚更高的傾向」,這是值得探討的地方。

淡水生物受輻射污染方式:放射物經空氣上升至空中,附着塵埃後沉降至地面,或隨雨水流入河流、湖泊。生物飲用受污染的淡水,便會受到污染。或是水中生物必定會因環境受污染而吸進體內。

海水受輻射污染的方式可以是不同,但卻有相同之處。其中必定是放射物直接滲入海中,或是隨空氣擴散,經雨水流入海裏。

海水的水流的確會稀釋部份放射物,但如果是淡水含的放射物較高,則會否是該區空氣中所含的放射性銫已很高,而且每次下雨時,雨水除把空氣中的銫帶回地面外,還把地上含放射性的銫一併沖刷到河裏去,致福島縣周邊河流、湖受到污染。

這樣想,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