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顯示包含「美國地質勘探局」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美國地質勘探局」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8月20日星期一

碳14 測驗物件年期的誤差

常用的「測驗年期」方式會出現誤差嗎?

  於上一篇「乾旱暖化 滅了古埃及帝國」,提到是Planet X (Nibiru)引發全球性災難,使埃及出現「乾旱的氣候」,最後使個文明帝國隕落。

  那麼你定會留意到新聞指「在四千二百年前發生突如其來的全球性旱災」,而Panet X卻在3500 - 3600年前出現。年份上出現約600年差距,怎可能呢?

  答案是科學家所用「測驗年期」的方法出現誤差。

~~~~~~~~~~~~~~~~~~~~~~~~


14 測驗物件年期的誤差


播放日期:2012年4月15日

碳是地球上的一種元素,大自然中的碳主要分為碳12 和碳14 兩種。絕大部分的碳原子是碳12,碳12 具有穩定的原子結構,不帶放射性;碳14 卻不穩定,帶有放射性的碳同位素 ── isotope。

當動物或植物活著時,雖然碳14 會變回氮氣,但是,生物仍然會繼續吸收碳14,所以,生物體內的碳14 和碳12 比例,與大氣層中的碳14 和碳12 比例應該沒有多大分別。

但是當生物死了之後,沒有吸收新的碳14,而生物體內已有的碳14 因為不穩定,即具放射性,於是會越來越少,生物體死得越久的,碳14 便越少。

14 的放射性半衰期為大約5730 年,即是每經過5730 年,有一半的碳14 會衰變為氮14,如此類推,再過5730 年,原本的碳14 就只餘下四分一,再過多5730 年,原本的碳14 就只會餘下八分一等等。

現在,地球上大氣中的碳14 和碳12 比例大約是一比一百億,所以,如果我們知道這生物剛死時的碳14 是多少,就可以從他現有的碳14 計算出他死了多久。


但是,這個用來測定化石或曾經存活生物年齡的方法,卻有一個嚴重錯誤的假設。

一般被進化論影響的科學家都假設地球在過去億萬年中,環境並未曾出現過大改變,大氣層的成份和宇宙射線也在過去億萬年中不曾改變,於是,假設大氣層中碳14 的出產和衰減早已達到平衡,認為現在大氣層中的碳14 和萬年前的碳14是相同的。不過,人們已知道有某些情況會影響大氣層中的碳14 成份。

例如十七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人類開始大量燃燒煤炭和石油,增加大氣層的碳成份,因為這些煤炭和石油在地底下長久隱藏,不受到宇宙射線所影響,所以碳14 含量比較少。

因此,工業革命之後的生物,身體的碳14 和碳12 比例相應較少。如果我們不知道有這因素存在,用放射性碳法計算出來的年齡便會比真實年齡較老。

此外,自從1940 年代開始試爆原子彈之後,大氣層的碳14 會較多,因此,計算出來的年齡可能比真實年齡年青。還有,地球的磁場也會影響碳14 的份量,地球磁場強的話,地球磁場會保護氮原子,減少被宇宙射線擊打的可能性。而據火山熔岩的分析已經証實,地球磁場在過去幾千年不停地減弱,再加上太陽活動和宇宙射線都比以往更為激烈,因此,使以前大氣層中的碳14 比現在少。

所以當用這個方法測量本來只有幾千年歷史的樣本時,便會變成有幾萬年歷史,甚至有過百萬年之誤差。

乾旱暖化 滅了古埃及帝國 2012年08月20日(一)

乾旱暖化 滅了古埃及帝國    20120820()

  古埃及一個王朝曾因被視為「紅顏禍水」的艷后而終結,但原來極度乾旱也可以是帝國隕落之因。美國有研究發現,一個四千二百年前活躍於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帝國,或因無法適應氣候轉變而覆亡,可見全球暖化對人類社會的危害。

4200年前強國不敵氣候

  尼羅河一直被喻為埃及文明搖籃,豐饒的河水為農業發展帶來契機,亦令古埃及成為一時無兩的強盛帝國。但美國科學家麥克納特(Marcia McNutt)率領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的團隊發現,極端乾旱的氣候或導致一個四千二百年前的古埃及帝國滅亡。麥克納特把七千年前的花粉和木炭樣本進行化驗後,推斷當時在尼羅河一帶曾發生大規模旱災,全球暖化亦早有迹可尋。


研究發現當地的地質層存有大量木炭,揭示當時的乾旱曾引發多次火災,遺留大量木炭碎屑。研究亦指,三千至六千年前期間花粉銳減,代表濕地植物的繁衍首當其衝。而在四千二百年前發生突如其來的全球性旱災,引發饑荒和社會動盪,或是當時古埃及帝國的致命一擊。麥克納特不禁慨嘆︰「就連金字塔的偉大建築者,亦敵不過氣候變化。」研究人員指,乾旱同時牽連多個地中海文明,或證人類文明的發展與氣候轉變息息相關。


~~~~~~~~~~~~~~~~~~~~~~~~



單以全球暖化來解釋古埃及帝國隕落,未免太一廂情願,或者學家需要配合政府推銷環保工業,所以才出現這種單一思想。

3000 - 6000年前的科技,一定無可能出現今日社會的大量「碳排放」現象。那麼文中說到的「在4200年前發生突如其來的全球性旱災,引發饑荒和社會動盪,或是當時古埃及帝國的致命一擊。」為甚麼能出現呢?

既然單以地球以內的「氣候狀況」未能得到合理解釋,來自外力的想法,應否列入考慮範圍?

如果大膽假設Planet X (Nibiru)接近地球,而且由它引發連串災難及氣候突變,會否應該列入考慮之列?




播放日期:2012年4月15日


按進化論,地球生物都以百萬年的時間,經過漫長的進化而出現或絕種。

而在《聖經》或世上一些古文明記載,幾千年前所出現的全球性大洪水,或摩西時代所出現的十災,對一般相信進化論的科學家來說,都只是神話傳說,不能接受,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記載皆完全否定進化論的假設。

在西伯利亞的北極圏地區,長年都被幾公里厚的冰層所掩蓋,而就在這幾公里厚的冰層裡,有超過五百萬隻長毛象,完好無缺地被冰封著,甚至在連用十幾分鐘去消化胃部食物的時間也沒有的情況下,這些長毛象便連毛連皮連肉連骨,整隻被冰封在幾里厚的冰層中。

因為當時地球經過一次大型地軸轉移,令原本的赤道地區在短短十數分鐘的時間內,急速轉移到現今的北極的地區,令本來是生長在熱帶地區的大群長毛象,由炎熱的熱帶地區,一時之間轉到氣溫低至攝氏零下六十度以上的北極地區。

再者,因為地軸急速轉移,令上百甚至上千公里巨大海嘯出現,掩蓋本來在陸地上的大量長毛象,令長毛象淹死。而天氣的突然驟變,使氣溫急降,就把這五百萬的長毛象長埋冰底。

其實,令地軸出現突然轉移的原因就是因Planet X 接近地球,因Planet X 巨大的質量和磁場,令地軸被Planet X 所牽引,因而導致突然轉移。

並且,不論是中國、瑪雅、蘇美人、希臘、羅馬及埃及等歷史都記載這些事情曾經發生過。只不過所有這些相關歷史,迄今都如《聖經》一樣,全被考古學稱為「神話」。

究竟甚麼才是「神話」?原來我們的課本才是神話,《聖經》卻不是。

《聖經》讓我們知道一個事實 ── 就是赤道、熱帶等這些地方竟然在短短十多分鐘內到了現在北極的位置。唯有這樣,這些大象才能夠在仍在吃草時便被即時急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