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顯示包含「Webbot」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Webbot」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 真的影響天氣嗎? (四)地球磁場減弱與南北極的冰層增加有關連?(上)南極海冰

  上一篇文章《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 真的影響天氣嗎? (三)天氣要從立體的角度去觀看》中,談到一個嶄新的觀測天氣方式,那就是從立體的角度來觀測天氣,並將「地磁強度」和「極地渦旋」(Polar Vortex)成為評估之列。

 

  如果地球某一區域的「磁場」正在減弱,換句話說即是「極地漩渦」正在崩潰,使原本被磁場承托着來自宇宙天氣的寒冷低溫「掉下來」,所以才會使很多地方的氣溫下降。

  若按照這個新觀點,或許會解釋了自去年起的北半球低溫事件。(註1)如果將地球磁場減弱現象與南北極的海面冰層面積併合一起衡量時,會有哪些新發現?

   那我們先重溫在今年( 2014年) 6月,由歐洲太空總署( 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的地磁探測衞星Swarm,探測全球多個地方的地球磁場,發現在過去 6個月有減弱迹象。其中西半球是「重災區」,例如大西洋等地的磁場明顯減弱。(註2

上圖:大西洋上的藍色反映地磁在減弱,而非洲東面的印度洋變成紅色,代表地磁加強。

  這則報導說指過去 6個月( 2014年上半年)裏,地球磁場有減弱迹象,而藍色反映地磁在減弱的地區包括整個南北美洲,也包括南北極。若我們從新聞中曾聽過北美地區被來自北極的「極地渦旋」侵襲,從理論角度來看,南極地區也會有相同現象,這才合理。

  對,這是合理猜測。可惜的是南極是沒有人居住,所以該區域的天氣資料相對比較難以獲取。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看「極地渦旋」對南極的影響 -- 那就是從南極海面冰層面積變化,來判斷地球磁場強與天氣變化。

南極的海面冰層變化

  若歐洲衛星探得南北美洲的地磁已經減弱,按照極地漩渦會導致地表溫度下降的推論,那麼南北極的海面冰層面積應該會增加。按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 2014107日發佈的資料提到「南極海冰達到新最大紀錄」(Antarctic Sea Ice Reaches New Record Maximum)(註3





上圖: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在 2014年 9月 19日的數據,「南極海冰五天平均值範圍」首次突破自 1979年有紀錄以來的 20, 000, 000平方公里。紅線顯示從 1979年至 2014年的平均最大值。


On Sept. 19, 2014, the five-day average of Antarctic sea ice extent exceeded 20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1979,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The red line shows the average maximum extent from 1979-2014.

  從上圖的資料,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指在今年 919日的數據,可發現當時正值春季的南極,它的「南極海冰」範圍突破自 1979年起有紀錄以來的 20, 000, 000平方公里。而且海冰增加的地區同時又是地球磁場減弱的位置,是巧合?

  雖然主流專家們均為全球暖化這「科學名詞」而辯護,但他們卻排除了眾多使海冰增加可能性。例如:南極洲四面環海,加上南半球的臭氧層比北半球的薄,是直接使海冰增加的因素......更何況要考慮磁場與天氣的關係,必定不會由這批專家的口中得到確認。

  要知道,今次資料是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佈,按它過往的不良紀錄,例如(註4):

  你或者需要對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誠信重新評估。

  下篇續。


註1

註2
Swarm reveals Earth’s changing magnetism
19 June 2014

註3
Antarctic Sea Ice Reaches New Record Maximum
October 7, 2014
Antarctic sea ice hits record levels as it reaches 20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for time time since records began in 1979
7 October 2014


註4






天文學家尋找Planet X
http://finalcall2012.blogspot.hk/2012/07/planet-x_09.html



同系列文章:




2014年11月22日星期六

美國50州冰封八日凍死22人,是證明極地漩渦變成氣候嗎?

  強大的北極冷空氣流於 11月中接連橫掃美國,暴風雪較往常提早一個月來襲,五十個州全被冰封,周二( 1118日)溫度皆降至冰點以下。紐約州部分地區積雪足以活埋成年人,連南部的溫度也連日徘徊於攝氏零度左右,有人形容當地如北歐冰冷。寒流至今造成最少廿二人死亡,逾二億人瑟縮度過卅八年來最凍的十一月。


紐約州多縣緊急狀態

  水牛城所在的伊利縣,料於短短三日內累積一年的降雪量,水牛城積雪達有史以來最高的六呎,足以活埋成年人。紐約州長科莫周二宣布十多個縣進入緊急狀態,並已調派國民警衞軍協助民眾。

上圖:水牛城南部地區房屋被白雪覆蓋。

  由於寒流一路南下,一向擁有暖和十一月的南部地區亦未能幸免。當地居民形容恍如置身寒冷的北歐國家。以佛羅里達州為例,近日的温度均在攝氏零度之下徘徊,較每年十一月平均的十度寒冷得多。部分州份的最高温度,亦較過去平均低約攝氏二十度。


以上新聞節錄自:
全美50州冰封 八日凍死22人   20141120 ()



Big Snowstorm Hits NY, Deep Freeze Nationwide



同類報導:
Back in the freezer! Four dead as temperatures plunge to 23F in New York City, 100 are stranded on upstate highway and the mercury sinks to below freezing in all 50 states
19 November 2014

  單看新聞照片,已可知這股寒流威力!


 上圖:美國於周二( 11月 18日)的最低溫度
(溫度參考:-7 - 0℉,約為  -21℃ - -17℃;10℉ - 20℉,約為  -12℃ - -6℃;


~~~~~~~~~~~~~~~~~~~~~~~~~~~~~~~~


  按 Webbot(或 Web Bot) 在 2014 1月的資料,指在 2014年起,人們開始發現北極的地磁減弱,北極的地磁不能阻擋極地漩渦,導致極地漩渦可以接觸到地球二十多處地方,而最終使受影響地區的寒冷天氣,變成寒冷的氣候。

 

  另外,如果今年的暴風雪提早來到,是預告今年的極地漩渦現象比今年初的冰封現象更可怕?
  
  這次於美國提早來的寒流,是提醒我們 Webbot的預測,正在眼前應驗嗎?

  若果是真的,今年將會更可怕!



今年初的極地漩渦新聞:
http://finalcall2012.blogspot.hk/2014/01/webbot.html

同系列文章:











2014年11月20日星期四

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 真的影響天氣嗎? (三)天氣要從立體的角度去觀看

  上一篇文章《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 真的影響天氣嗎? (二)夏天飛雪 續篇》中,補充了北半球各地夏季下雪的資料,例如位於亞洲的內蒙古、新疆,歐洲的蘇格蘭,美國蒙大拿州、加拿大阿爾比省卡爾加里等地,均在今年 8 9月期間出現夏季降雪和受寒流突襲。

  回顧自 2014年初,國際新聞指「極地渦旋」襲美,使該區氣溫比南極和火星更寒冷!(註1),已使人注視「極地渦旋」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觀測天氣 要從立體的角度去觀看

  若換另一個方式來預測天氣,加入地磁的強度和「極地渦旋」成為評估之列,可能會發現現今的天氣應該是從立體的角度去觀看。


  首先,南北極磁場是最薄弱的,所以它產生了一個「下窄上闊」的漩渦(Vortex),這個漩渦的磁場能夠把大氣層外圍、接近宇宙的低溫和輻射推向外面。


  如果極地漩渦正在崩潰(或磁場減弱),這會導致外太空的低溫和大氣層最外圍的冷空氣可以進來,使很多地方的氣溫下降。


  假若這段時間內的磁場繼續減弱,大氣層最外圍的冷空氣便擴大了接觸面。情況就如冷空氣一直在地球高空處行走,但當地球沒有磁場,冷空氣便會「跌下來」。


  其實,所有來自宇宙天氣的寒冷,是被磁場承托着的。在中國,磁場尚有足夠的高度,便把這個溫度推上去。但當它在美國時便掉下來,會使這裡的雲變得很稀薄,在短時間便被凍結,由於美國的磁場較弱,引致由上而來的冷空氣向下流動,美國抵抗不了那些溫度,就會出現這問題了。


  所以便是自去年起「極地渦旋」侵襲美國的原因。

  如果按此推測,南北極的冰層應會產生變化?對!已經有資料,留待下一篇文章分析。

  下篇續。


註1
http://finalcall2012.blogspot.hk/2014/01/webbot.html

同系列文章:











2014年10月16日星期四

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 真的影響天氣嗎? (二)夏天飛雪 續篇

  上一篇文章《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 真的影響天氣嗎? (一)夏天飛雪》中,Webbot(或 Web Bot 2014 1月的資料中,指 2014年裏,人們開始發現北極的地磁減弱,北極的地磁不能阻擋極地漩渦,導致極地漩渦可以接觸到地球二十多處地方,使該區出現夏季降雪現象。

  而找來的多則北半球夏季降雪的新聞,嘗試證明這個預測已見應驗。如果上次找來了今年 67月出現的北半球反常降雪現象,那麼會否在 89月持續出垷?

  讓我先補充夏季下雪的資料,才再討論「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的關係。

仲夏降雪

  按着Webbot的預測,即使到了2014年的8月,美國仍有部分地方是處身於冬季中;直至9月過後,又會再出現暴風雪。這些與夏季節完全脫離的風暴、降雪現象,會不斷於北半球各地出現。總而言之,今年夏天,定會看到北半球有冬天的暴風雪出現。


1) 814開始,內蒙古受低溫影響,大部分地區都出現分佈不均的降雨天氣。令人詫異的是,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興安盟等地出現了罕見的八月飛雪景觀。





2) 2014818日開始,位於歐洲的蘇格蘭,同樣在炎夏時分,遭異常寒冷風暴侵襲,氣象預報警告:坎布里亞郡( Cumbria)和約克郡( Yorkshire)經歷自 1919年以來「 95年間最冷的寒冷魔咒」,這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冷的八月,最高氣溫只有 8.9,寒冷風暴持續帶來冰凍雨雪。英國氣象局警告,夏雪披蓋在蘇格蘭蒙羅(Munro tops)山脈,甚至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也有降雪。


So much for summer: Snow set to blast Scotland as forecasters warn of 'coldest August spell in a century'

For U.K., Europe, It's One of the Chilliest Augusts in Decades; Snow Possible in Scottish Highlands


3) 2014824日,美國蒙大拿州(Montana)洛基山脈北部,在炎夏時分,出現反常的冷空氣,為懷俄明州( Wyoming)和蒙大拿州帶來寒冷氣溫,普遍地區氣溫急降至 3550。(即1.610),洛基山脈( Rockies)有多達8英吋的降雪。



Montana, Wyoming Brace for Snow, Cold Temps While Much of the U.S. Sizzles

Montana could see snow in August as low pressure system settles above the northern Rockies


4) 98日開始,加拿大阿爾比省卡爾加里,及英屬哥倫比亞內陸北部多個地區於九月飛雪。氣象專家指出,這場降雪主要是一股來自太平洋夾雜濕氣的冷空氣,遇上來自北極的冷鋒,雨水隨即變成了雪。大雪提早來到,樹仍然未落葉,積雪堆在樹葉上,樹木承受不到額外重量而倒下,並導致數萬名居民斷電。



加拿大:九月飛雪導致數萬居民斷電

加拿大卡爾加里遭遇反季節降雪 3萬戶居民商戶斷電

夏天雪暴 卡市3萬戶斷電  開放緊急反應中心


5) 913日,正當 10月還未到,「極地漩渦」卻徘徊在美國南達科他州西部的數座城市上空,倒下皚皚白雪,為整片地區鋪上一層白毯,異常飛雪創下該州第二大城市大湍市(Rapid City120多年來的最早冬雪紀錄。希爾市(Hill City)降雪4.5吋,懷俄明州的日舞市(Sundance)也降下4吋初雪。這場驟寒也讓人擔憂今年冬天可能異常寒冷。


美南達科他州 逾百年來最早降雪

北極渦旋來襲初雪提前報到


6) 920日,秋高氣爽的時節,新疆卻遇寒流來襲,部分地區跌至 0,降下入秋以來的第一場雪。當地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新疆東部和中部降溫超過 10,巴里坤的降幅更超過 20

新疆寒流來襲多地迎來首場秋雪


  綜觀以上夏季降雪和寒流突襲的新聞,你會否重新考慮「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的關係?


同系列文章:




其他參考







2014年9月24日星期三

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 真的影響天氣嗎? (一)夏天飛雪

  上一篇文章已夏季了,美國出現罕見的冷鋒! 再受極地漩渦侵襲? (下)地磁確認減弱!,談到今年 6月,由歐洲太空總署( 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的地磁探測衞星 Swarm,早前探測全球多個地方的地球磁場,發現在過去 6個月有減弱迹象。其中西半球是「重災區」,例如大西洋等地的磁場明顯減弱。

上圖:大西洋上的藍色反映地磁在減弱,而非洲東面的印度洋變成紅色,代表地磁加強。

  按這次地球磁場出垷減弱迹象,豈不就是在今年(2014年)初被大肆報導的頭條聞--美國遭遇近 20年來最嚴寒天氣侵襲--「極地渦旋」(polar vortex)?美國部分地區最低溫度達 -51°C,比南極更寒冷。

  從這個剛公佈的數據,可能已能揭示近年北半球地區的異常寒冷與不尋常降雪現象,正與地磁轉弱有極大關連。

Webbot的預測

  按 Webbot(或 Web Bot) 在 20141月的資料,在 2014年裏,人們開始發現北極的地磁減弱,北極的地磁不能阻擋極地漩渦,導致極地漩渦可以接觸到地球二十多處地方,使該區出現夏季降雪現象。



夏季降雪事件

12014614日開始,土耳其高海拔地區降下六月飛雪,積雪厚達 20厘米( 8英寸)。



2) 616日,歐洲挪威北部,從北極送來冰冷的溫度,引致六月降下首次大雪。


3) 617日,位於美國蒙大拿州(Montana)北部的冰川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降下大雪。



4) 61718日,雖然踏入仲夏,冬季並未離開洛磯山脈北部,其中美國猶他州(Utah)阿爾塔(Alta)及Deer Valley地區錄得 9吋積雪,這是當地自 1905年以來,錄得最高降雪。



5) 617日,芬蘭北部錄得自 1962年以來的最低溫度,是 50年來最冷的 6月夜晚,並帶來夏季的雪,該國的大片地區一覺醒來,披上冰冷的白色毯子。



6) 201477日下午,新疆喀什地區的紅其拉甫口岸下起大雪,近 200名新疆內外遊客在炎熱的夏季感受了異常的冰冷天氣。


7) 79日,英格蘭南部普爾( Poole)出現天氣大反常,除了降下每小時 20毫米大雨之外,並且在 7月天,降下奇怪飛雪,當中並夾雜冰雹鋪在街道上。


8) 20147月 13,俄羅斯烏拉爾地區的車里雅賓斯克市的居民,驚嚇發現在炎炎夏日時份,突然降下七月夏雪,冰雪覆蓋的綠草,氣溫由原本超過攝氏 20度,下降至接近零度。


  當再看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地磁探測衞星 Swarm,發現地球磁場在過去6個月有減弱迹象,其中西半球是「重災區」。以上的夏季降雪事件,是正應驗 Webbot的預測嗎?

  在 2014年 9月裏按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發表了文章指同年 8月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 8月,剛過去的夏天亦打破多個最熱紀錄,再次為全球暖化問題敲響警鐘。

  看似是否定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的關係,這留待下一篇文章再分析。



其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