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顯示包含「耶穌」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耶穌」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3月4日星期二

《啟示錄》提到的「撒但座位」,真有其事? (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再次重現,獻上的是600 萬猶太人!

  《聖經.啟示錄》記載,當主耶穌向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話時,提到別迦摩是一處有撒但座位的地方。它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六百萬猶太人被殺扯上關係!

啟示錄 2 12 13 節:
「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那有兩刃利劍的,說:「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


考古發現

  於歷史上,別迦摩是使徒時代羅馬帝國的敬拜偶像中心,內裏有一座「宙斯祭壇」 ── 這就是《啟示錄》稱為「撒但座位」的地方。


  今天,別迦摩只剩下一片廢墟,但當使徒約翰寫信給別迦摩教會時,這地方是羅馬帝國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之一。

  古別迦摩是小亞細亞異教崇拜的中心,曾被稱為撒但的住處,於第一世紀,這是個繁榮的城市,但經過無數的戰火和自然災害,別迦摩廟宇只剩下一片頹垣敗瓦。

發現並回柏林博物館

  到了 19世紀中,盛極一時的別迦摩城幾乎無人憶及,當地人把此處用作採石場,掠奪這裡的大理石用於新建築,直至 1864年一位德國工程師 Carl Humann來訪。他大感震驚,因無價的手工藝品遭受破壞,他後來獲批准在這古城挖掘,並且發現了史上極其寶貴的遺跡--宙斯大祭壇。

  他將祭壇分成石塊運回柏林,經過重組放置在博物館內。而這就是帕加馬博物館,於 1930年竣工,以祭壇作為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這座祭壇吸引一個年青人的目光:納粹黨新首席建築師 Albert Speer,希特拉委託他設計紐倫堡黨代表集會的閱兵場, Speer以別迦摩祭壇作為靈感,最後在集會場地創造巨大的看台,稱為 Zeppelintribüne。翌年,逾 100萬德國人到紐倫堡聽希特拉講話。



設立「撒但座位」 600 萬猶太人成為祭物

  1935年 9月 15日晚上,希特拉宣布《紐倫堡法》,一個剝奪猶太人公民身分的法令。而《保護德國血統和德國榮譽法》,目的是開始邊緣化猶太人。

  希特拉任內大部分時間都得到民眾支持。就在這裡,希特拉首次公開「最終解決方案」一詞。此法案試圖尋求立法解決方案,如果嘗試失敗,必須把猶太人問題升級,交由納粹黨尋求最終解決方案。

  《紐倫堡法》剝奪了猶太人的公民權利。他們不能在公立大學任教,不能在公立醫院行醫,不能懸掛國旗。後來還有《帝國公民法》,列明德國猶太人隸屬於帝國,沒有公民身分。

  結果二次大戰結束後,估計有 600萬猶太人遭屠殺。

   公元92 年,一位忠心的基督徒安提帕,因為不肯承認羅馬的邪神,在別迦摩宙斯祭壇以「全燔祭」被殺,《啟示錄》稱別迦摩為「撒但的座位」。

  在十數個世紀後的紐倫堡,於重新設計的別迦摩祭壇中心,講台取替了銅牛。在此,希特拉向世界宣布了,他的「最終解決方案」,這次,獻上的燔祭是 600萬猶太人。

  歷史是巧合的嗎?

  不!

  這「撒但的座位」已在美國出現。



~~~~~~~~~~~~~~~~~~~~~~~~~~~~~~~~~~


The Secrets of Ancient Pergamum: The Seat of Satan (Part 1) - CBN.com




Pergamum and Nazi Germany: The Seat of Satan (Part 2) - CBN.com

附中英文內容:
I, John, was on the island that is called Patmos I was in the Spirit on the Lord’s day and I heard behind me a loud voice.
我約翰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島上,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聽見在我後面有大聲音。

To the angel of the church in Pergamum write: I know your works, and where you dwell, where Satan’s
throne is. And you hold fast to my name, and did not deny my faith even in the days in which Antipas was my faithful martyr who was killed among you, where Satan dwells. Revelation 2:12
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啟示錄2:12

Today, all that's left of Pergamum are ruins. But when the Apostle John wrote his letter to the church there, it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ities in the Roman Empire.
今天,別迦摩只剩下一片廢墟,但當使徒約翰寫信給別迦摩教會時,這地方是羅馬帝國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之一。

Pergamum had a unique status that was different than any other city because it was the political center and it was from there that all the rulings were made which affected the whole of Asia Minor.
別迦摩擁有與別不同的特殊地位,因為它是政治中心,從這裡作出的裁決,會影響整個小亞細亞。

The city's acropolis rivaled Athens, and its library was the second largest in the ancient world. With the collection so great that the Roman general Marc Antony presented it as a wedding gift to Cleopatra.
這裡的衛城媲美雅典,圖書館是古世界中第二大的,其藏書量的龐大,讓當時的羅馬將軍Marc Antony,將之送給Cleopatra 作為結婚禮物。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century, Pergamum was a thriving city, so why does the book of Revelation call it the dwelling place of Satan?
在第一世紀末,別迦摩是繁華的城市,那為何《啟示錄》會稱之為撒但所住之處呢?

The answer lies in the ruins of the city's temples.
答案就在市內已荒廢的神殿中。

On one side, it was a very beautiful city, But on the flip side, it was one of the darkest, eeriest cities in the whole Roman Empire.
一方面,它是個美麗的城市,但另一面,卻是羅馬帝國最黑暗、最詭秘的城市之一。

The people of Pergamum were known as the "Temple-keepers of Asia." The city had three temples dedicated to the worship of the Roman emperor, another for the goddess Athena, and the Great Altar of Zeus, the king of the Greek gods.
別迦摩人被稱為「亞細亞神殿的看守者」,這裡有三座神殿供奉羅馬皇帝、女神雅典娜和宙斯的大祭壇,宙斯乃希臘眾神之神。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is altar is the “Throne of Satan” mentioned in the book of Revelation.
許多學者相信這大祭壇就是《啟示錄》所形容「撒但的座位」。

That word "throne" was first used to describe a chair that was used in a personal private residence, and it was the chair for the lord of the house, the master of the house.
「座位」一字形容一張椅子,在一個私人的房子裡,並且屬於房東,即房子的主人。

The very fact that Jesus would use that word in this verse means Satan felt at home there. He sat on a throne there. It was his territory. He was the master of that house.
主耶穌用這字眼在經文當中,表明了撒但以這地方為住處,牠為自己設立了座位,那裡是牠的範圍,牠就是房子的主人。

The city also had a healing center called the Asklepion, It was built in honor of the Greek serpent-god
Asklepios.
這城市亦有Asklepion 醫療中心,以希臘蛇神Asklepios 之名建立。

In the first century, this was a cross between a hospital and a health spa, where patients could get everything from mud bath to major surgery. Even the emperors came all the way from Rome to be treated here, but this was no ordinary doctor's visit.
在第一世紀,中心混合了醫院和水療,從泥漿浴至大手術,服務應有盡有,甚至皇帝會從羅馬來到這裡治療,但診斷過程卻是非比尋常。

If you were a terminal patient, then you were not allowed to go into the Asklepion, and these Asklepion priests didn’t want anyone hearing somebody had died in the Asklepion.
如果你是末期病人,你便會被嚴禁進入Asklepion,因為Asklepion 祭司不想任何人聽到有人死在中心裡。

And in fact, there was a huge sign just above the official entrance to the Asklepion would said, Death is not permitted here.
事實上,那裡有很大的指示牌,在Asklepion 正門上寫著「嚴禁死亡」。

So the only way you were going to get in to begin with is if they knew you were going to live.
所以,唯有確定你能活著,才容許進入。

Patients entered through this underground tunnel, then they drank a sedative and slept here in the dormitories while non-poisonous snakes crawled around them all night.
病人會從地下隧道進內,之後服用鎮靜藥,然後睡在那裡的寢室,同時會有無毒的蛇整晚在身邊爬行。

They were told that the serpent-god Asklepios would speak to them in their dreams and give them a diagnosis.
據說,蛇神Asklepios 會向他們報夢,給他們診斷。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snakes actually carried the healing power of Asklepios, and if a snake slithered across you while you were sleeping at night, that was a divine sign that healing power was coming to you.
他們相信那些蛇,會帶來蛇神Asklepios 的醫治能力,若果蛇在他們睡著時爬到身上,就表示醫治能力臨到了。

The next morning, the patients told their dreams to the priests who prescribed their treatments. Finally, the patients made clay sculptures of the body parts that needed healing and offered them to Asklepios.
翌日早晨,病人把夢告訴祭司,祭司便開藥方,最後病人要製造患病器官的泥塑獻給Asklepios

The people of Pergamum worshiped the myriad of Greek and Roman gods, but when Christianity arrived with the belief in just one god, the city's pagan priests went on the attack and their most famous victim was a man named Antipas.
別迦摩人敬拜無數希臘羅馬神明,當信奉獨一真神的基督教興起,異教祭司便不斷攻擊,其中最聞名的受害者是安提帕。

In the book of Revelation, Jesus called Antipas "my faithful martyr".
在《啟示錄》中,耶穌稱安提帕為「我忠心的見證人」。

He was the bishop of Pergamum, ordained by the Apostle John, and his faith got the attention of the priests of Asklepios who complained to the Roman governor in Pergamum.
他是別迦摩主教,由使徒約翰按立,他的信仰引起Asklepios 祭司注意,祭司向別迦摩羅馬總督投訴。

The priests testified that demons appeared to them in their dreams, and told them that the prayers of Antipas were driving them out of the city.
祭司說邪靈向他們報夢,說安提帕的祈禱把牠們趕出城外。

He had cast out so many devils that the demons, the spirits had been complaining to pagans, “You’'ve got to do something about this Antipas.
他趕了很多鬼,驅使邪靈向信眾投訴,必須對付安提帕。

Antipas was ordered to offer a sacrifice of wine and incense to a statue of the Roman emperor and declare that the emperor was "lord and god".
於是他們命令安提帕獻酒和上香給羅馬皇帝雕像,並要稱他為主為神。

He refused.
安提帕拒絕了。

If you reject the divinity of the emperor, it is the equivalent of rejecting the city of Rome, and believers were killed for this.
否定皇帝是神,等於否定羅馬城,信徒因此被殺。

Antipas was sentenced to death on the Altar of Zeus.
安提帕被判死刑,在宙斯祭壇行刑。

Most of that altar survives today, and surrounding it are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marble friezes. They portrait the battle between the Greek gods and the giants.
祭壇大部分存留至今,旁邊的石雕世界聞名,述說希臘眾神與巨人爭戰。

At the top of the altar was a hollow bronze bull, designed for human sacrifice.
祭壇頂部有空銅牛,專用來獻活人祭。

They would take the victim, place him inside the bull, they would tie him in such a way that his head would go into the head of the bull, then would light a huge fire under the bull, and as the fire heated the bronze, the person inside of the bull would slowly begin to roast to death.
他們把受害者綑到牛裡去,然後把他的把頭放進牛頭,在銅牛下點燃烈火,火燒著銅,裡面的人慢慢被烤熟至死。

And as the victim would begin to moan and would begin to cry out in pain, his cries would go through all of the pipes which were in the head of the bull so it seemed to make the bull come alive.
受害者在痛楚中呻吟呼叫,呼聲通過牛頭管道,使牛好像活起來一般。

Even in the midst of the flames, Antipas died praying for his church.
即使在火焰之中,安提帕仍為教會祈禱。

A few years later, the Apostle John wrote the Book of Revelation, mentioning the death of Antipas on this very spot.
數年後,使徒約翰撰寫《啟示錄》,提到安提帕在該處殉道。

Here in Pergamum, all that's left is the foundation.
別迦摩只剩下根基石。

Today, the Altar of Zeus is more than a thousand miles away.
今天,宙斯大祭壇處於千里之外。

In the 19th century, German engineers dismantled the altar and took it to Berlin. The so-called "Throne of Satan" went on display in the city's Pergamon Museum in 1930, just in time to inspire one of the most brutal dictators the world has ever seen.
19 世紀,德國工程師把壇拆除,將之搬到柏林,所謂「撒但的座位」,於1930 年陳列於柏林帕加馬博物館,剛好啟發了史上其中之一個最殘酷的獨裁者。

Ancient Pergamum, the center of pagan worship in Asia Minor, once known as the place where Satan
dwells. In the first century, it was a thriving city. But after countless wars and natural disasters, the temples of Pergamum lay in ruins.
古別迦摩是小亞細亞異教崇拜的中心,曾被稱為撒但的住處,於第一世紀,這是個繁榮的城市,但經過無數的戰火和自然災害,別迦摩廟宇只剩下一片頹垣敗瓦。

By the mid-19th century, the once great city of Pergamum was barely a memory. The locals were using this
site as a quarry, looting the marble for new buildings. Until 1864 when a German engineer paid a visit.
到了19 世紀中,盛極一時的別迦摩城幾乎無人憶及,當地人把此處用作採石場,掠奪這裡的大理石用於新建築,直至1864 年一位德國工程師來訪。

Carl Humann was shocked by the destruction of the priceless artifacts, so he got permission to excavate the ancient city himself.
Carl Humann 大感震驚,因無價的手工藝品遭受破壞,他後來獲批准在這古城挖掘。

And what he found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monuments in history: the Altar of Zeus. Stone by stone, the altar was excavated and brought here to Berlin, and then it was reassembled and placed in its own museum.
發現了史上極其寶貴的遺跡:宙斯大祭壇。一塊又一塊,祭壇每塊石頭給運往柏林,經過重組放置在博物館內。

The Pergamon Museum was finished in 1930, with the altar as its centerpiece.
帕加馬博物館於1930 年竣工,以祭壇作為核心。

Eventually, it caught the eye of a young man named Albert Speer, the new chief architect for the Nazi Party. Adolf Hitler had commissioned him to design the parade grounds for the party rallies in Nuremberg. And for inspiration, Speer turned to the Pergamon Altar.
最終,祭壇吸引一個年青人的目光:納粹黨新首席建築師Albert Speer,希特拉委託他設計紐倫堡黨代表集會的閱兵場,Speer 以別迦摩祭壇作為靈感。

Speer gives all the credit to Hitler
Speer 把所有功勞歸給希特拉。

I think that he's like a good interior decorator that someone hires and that client already has the ideas of what he wants to do, and the decorator agrees with him, and just fulfill them.
他像某人僱用的一個良好室內裝潢師,客戶已經有自己的想法,裝潢師只是認同及執行而已。

So that's what Speer did.
Speer 做到了。

Using the altar as his model, Speer created a colossal grandstand at the rally grounds. It became known as the Zeppelintribüne. The next year, more than a million Germans came to Nuremberg to hear his speech.
以祭壇作為模型,Speer 在集會場地創造巨大的看台,稱為Zeppelintribüne,翌年,逾100 萬德國人到紐倫堡聽希特拉講話。

On the evening of September 15, 1935, Hitler announced the Nuremberg Laws, laws that took away German citizenship from Jews.
1935 9 15 日晚上,希特拉宣布《紐倫堡法》,一個剝奪猶太人公民身分的法令。

The Law for the Protection of German Blood and German Honor is intended to begin the margi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Jewish people.
《保護德國血統和德國榮譽法》,目的是開始邊緣化猶太人。

Hitler had a lot of popular support for much of his time in office.
希特拉任內大部分時間得到民眾支持。

One doesn't get popular support by saying to the public we're going to put Jewish people in gas chambers and then incinerate them.
他取悅民眾的方式,不是說:我們打算把猶太人放進毒氣室,然後焚燒他們。

You don't do that.
你不會這樣做。

What he did was gradually marginalize them.
他的手法是逐漸邊緣化猶太人。

It was also here that Hitler used the phrase “Final Solu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public.
就在這裡,希特拉首次公開「最終解決方案」一詞。

Bitter complaints have come in from countless places citing the provocative behavior of Jews.
猶太人挑釁行為的投訴比比皆是。

This law is an attempt to find a legislative solution. If this attempt fails, it will be necessary to transfer the Jewish problem to the National Socialist party for a final solution.
此法案試圖尋求立法解決方案,如果嘗試失敗,必須把猶太人問題升級,交由納粹黨尋求最終解決方案。

The Nuremberg Laws stripped the Jews of their rights as citizens.
《紐倫堡法》剝奪了猶太人的公民權利。

They couldn't teach in public universities, they couldn't practice medicine in public hospitals. They couldn't fly the national flag.
他們不能在公立大學任教,不能在公立醫院行醫,不能懸掛國旗。

Then that was coupled with the Reich Citizenship Law, which said that Jewish people in Germany were subjects of the Reich, but not citizens.
後來還有《帝國公民法》,列明德國猶太人隸屬於帝國,沒有公民身分。

Hitler's "Final Solution" is now known as the Holocaust, from the Greek word that means "a wholly burnt animal sacrifice."
希特拉的「最終解決方案」現稱為「大屠殺」,來自希臘字「燒為灰燼的動物燔祭」。

In AD 92, the faithful martyr Antipas died, a "wholly burnt sacrifice" on the Altar of Zeus in Pergamum, the place the Book of Revelation calls "the Throne of Satan."
公元92 年,安提帕殉道,在別迦摩宙斯祭壇以「全燔祭」被殺,《啟示錄》稱別迦摩為「撒但的座位」。

Centuries later in Nuremberg, in the center of a redesigned Pergamum Altar, the bronze bull was replaced by a podium.
十幾個世紀後的紐倫堡,於重新設計的別迦摩祭壇中心,講台取替了銅牛。

From there, Adolf Hitler announced his "Final Solution" to the world and this time, the burnt sacrifice was six million Jews.

在此,希特拉向世界宣布了,他的「最終解決方案」,這次,獻上的燔祭是600 萬猶太人。

2013年5月21日星期二

可以知道神再來的時候嗎?這便要從挪亞和羅得學到教訓!(下)


   上一篇《可以知道神再來的時候嗎?這便要從挪亞和羅得學到教訓!(上)》嘗試分析試「那日子,那時辰」究竟有沒有人知道,並且從主耶穌回答門徒的提問中找到大約的時間。

  更重要的「那日子,那時辰」原來是指主耶穌「降臨」的時間。而末後的時間座標就是以色列,她的復國、重奪耶路撒冷為重要的線索,就是代表「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同時又表示這世代還沒有過去,人子就會回來。換句話說,即代表我們這個世代將會見證主耶穌再次回來。

從挪亞和羅得學到教訓

  主耶穌的確有再向門徒透露更多時間座標。原來,在接着的第 37節就說明了時間,同樣地在《路加福音》第 17章也有同樣記載。

馬太福音 24 37 - 39節: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

路加福音 17 24 - 30節:
「因為人子在他降臨的日子,好像閃電從天這邊一閃直照到天那邊。只是他必須先受許多苦,又被這世代棄絕。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那時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

  在這由主耶穌親口所說的經文,特別提到主的日子好像挪亞和羅得的日子。他們有甚麼共通性?原來他們都是共同得知神將要施行審判,毀滅全地,或城市,然而他們的景況卻完全不同。

  要研究挪亞和羅得的共通性,就先要知道主耶穌所指定將要發生的時間,那就是「人子降臨的日子」,也即是末後的時候。末後的時候會怎樣和這兩位人物相似,讓我逐一分析。

挪亞和羅得與《啟示錄》相似之處

  在挪亞離開方舟後,神已應許不再以洪水毀滅全地(註1),卻在《啟示錄》預言將會施行各種災殃審判地上的人,魔鬼、獸和假先知和巴比倫。

  至於羅得,神降硫磺與火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硫磺與火」在《啟示錄》內起碼有十數處記載,全都是與審判的災殃連繫,試列舉數個:


啟示錄 8 5 - 9節:
「天使拿著香爐,盛滿了壇上的火,倒在地上;隨有雷轟、大聲、閃電、地震。拿著七枝號的七位天使就預備要吹。第一位天使吹號,就有雹子與火攙著血丟在地上;地的三分之一和樹的三分之一被燒了,一切的青草也被燒了。第二位天使吹號,就有彷彿火燒著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三分之一變成血,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船隻也壞了三分之一。」

  當第六位天使吹號時。

啟示錄 9 17 - 18節:
「我在異象中看見那些馬和騎馬的,騎馬的胸前有甲如火,與紫瑪瑙並硫磺。馬的頭好像獅子頭,有火、有煙、有硫磺從馬的口中出來。口中所出來的火與煙並硫磺,這三樣災殺了人的三分之一。」

  至於硫磺就更容易明白,除以上的經文外,魔鬼、獸和假先知,並所有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人,全都會到「硫磺的火湖」裏。

啟示錄 20 10節:
「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

啟示錄 14 9 - 10節:
「又有第三位天使接著他們,大聲說:若有人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這人也必喝 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 神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

從挪亞和羅得可以學懂的教訓

  要從他們身上學到甚麼教訓?如上一篇文章所說,多得很,以下試以圖表比較。

面對神施行災難時,挪亞和羅得的分別:


挪亞
羅得
面對的災難
神用四十晝夜洪水毀滅全地,並地上的生物。

創世記 6 17 - 18節:
「看哪,我要使洪水氾濫在地上,毀滅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

神降硫磺與火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

創世記 19 24 - 25節:
「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

得救的人數
挪亞一家8口,及已經留種的活物。

創世記 6 18 - 19節:
「我卻要與你立約;你同你的妻,與兒子兒婦,都要進入方舟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樣兩個,一公一母,你要帶進方舟,好在你那裡保全生命。」
羅得,和兩個女兒,共3人。

但他的妻子卻因回頭變成一根鹽柱,他的女婿也隨城被滅而死去。

創世記 19 26節:
「羅得的妻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

創世記 19 14節:
「羅得就出去,告訴娶了【或作將要娶】他女兒的女婿們說:「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因為耶和華要毀滅這城。」他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

神或使者預先通知時間
在施行洪水審判前約一百二十年提醒挪亞造方舟,並在出現洪水前的七天催促挪亞一家進方舟。

創世記 63節,13

創世記 74節:
「因為再過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晝夜,把我所造的各種活物都從地上除滅。」

不足12小時,天使晚上進城,次日天明前便要離開。

創世記 19115 - 16節。

能否帶走財物

不能
將要受災的人未死前的景況
照常生活

路加福音 17 27節:
「那時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

照常生活

路加福音 17 28節:
「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
事後的居住環境
經歷洪水後的新天地
山洞

創世記 19 30節:
「羅得因為怕住在瑣珥,就同他兩個女兒從瑣珥上去,住在山裡;他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洞裡。」

事後神有否祝福他們

創世記 9 1節:
『神賜福給挪亞和他的兒子,對他們說:「你們要生養眾多,遍滿了地。』
無記載,或可說無祝福他們,只是因為神的憐恤,才能得救。

創世記 19 30節:
「但羅得遲延不走。二人因為耶和華憐恤羅得,就拉著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他兩個女兒的手,把他們領出來,安置在城外;」


  以上的圖表裏,你能從挪亞和羅得學了甚麼教訓?他們都是經歷從神而來的大災難,一個變得一無所有,另一個卻得到神的祝福。

  一個神預先提早上百年的時間,要他按着指定樣式預備方舟,並且到災難出現前的七天,神再次催促他和家人進方舟。另一個只得不足十二小時的時間,神才差祂的使者通知他和家人逃難。

  我們已踏進《啟示錄》時代裏,每逢有人提出災難警告,我們多數會充耳不聞、恥笑發出警告的人。但有否想過,這不斷向我們發出警告的人,他可能是該時代的挪亞,他在世的時候按着神指定的樣式不斷預備,直至大型災難來到,他和跟從他的人必在災難中得到最佳的逃生方法。

  相反選擇如羅得一樣的人,只是到最後一刻,才有使者通知,叫他和家人逃生,但逃離的時候卻有人(羅得的妻子)因不聽從吩咐而變成鹽柱。


  信仰如羅得的人,是否就如《哥林多前書》所說,是「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的那一批人?

哥林多前書 315節:
「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

  你會厭惡提醒你時常為神預備的人嗎?


  
同系列文章:





註1


其他參考文章:





啟示錄、摩西十災、Kolbrin Bible系列: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可以知道神再來的時候嗎?這便要從挪亞和羅得學到教訓!(上)


  每當討論「世界末日」的時候,常聽人說「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不錯,這絕對是聖經經文

馬太福音 24 36節:
「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

  或者說得詳細一點,這節經文的原意是甚麼?原來是主耶穌回答門徒請教祂的問題。祂的門徒向主問了甚麼?就是問聖殿何時被拆毀、主降臨和世界末了的事。

馬太福音 241 - 3節:
「耶穌出了聖殿,正走的時候,門徒進前來,把殿宇指給他看。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嗎?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的來說: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豫兆呢?

  主耶穌在接着的回答中,按層次分別回答了:

1. 災難起頭和徵兆(打仗、飢荒、地震,馬太福音 24 3 - 8節)
2. 大災難時期(即《啟示錄》內的各種災難,馬太福音 24 21 - 22節)
3. 主耶穌降臨(人子駕著天上的雲降臨,馬太福音 24 27 - 30節)


  過去已有文章將該段經文以「耶和華的日子」的角度來分析,詳見《舊約《聖經》裏「耶和華的日子」就是神施行審判時候,與《啟示錄》有關連嗎?(後記)》(註1)。

  今篇文章,希望能在這段經文中找出主耶穌究竟有沒有提示祂再來的大約時間,從而使我們認知,我們已身處這個世代裏。

  原來主耶穌在第 36節回答門徒「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之前,祂分享了很多重要信息,那就是回答門徒有關祂「降臨前」的景象,之後才說第 36節「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

馬太福音 24 29 - 35節:
「那些日子的災難一過去,日頭就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他要差遣使者,用號筒的大聲,將他的選民,從四方(方:原文是風),從天這邊到天那邊,都招聚了來。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這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

  從上面的經文中,你可發現人子(主耶穌)降臨前的先決條件,就是無花果樹發嫩長葉,這是代表以色列復國和奪回耶路撒冷,而且這世代還沒有過去,人子就會回來。

  換句話說,即是看到以色列復國和重回耶路撒冷,這便是人子將要再來的重要座標。

  以色列於1948年復國,又於1967年從約旦奪回耶路撒冷。可見「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而「這個世代還沒有過去」,人子就會回來。一個世代代表多少年?以《出埃及記》計算是四十年;以禧年計算是五十年。按此推算,即是1988 - 2007,或1998 - 2017內主耶穌就會降臨。

  當然這是一個簡單的推算,但單從以色列復國的世界大事,已知這段經文將要應驗。何況自2010年以後,世界已差不多全應驗第 6 - 7節的災難先兆,如:

1. 打仗和打仗的風聲
2. 民要攻打民(地區戰爭、內戰),
3. 國要攻打國(國與國戰事)
4. 多處必有饑荒
5. 地震

  假若說是現今科技先進,傳媒能有效報導國際大事,怎也不能在這數年內滿足以上的徵兆。更何況在《舊約《聖經》裏「耶和華的日子」就是神施行審判時候,與《啟示錄》有關連嗎?(上)》的文章內已分析現今整個世界急劇變動,不斷重複出現的極端天災、地震、水災、旱災等,已可說是開始達到《啟示錄》水平。

  說到這裏,還要扣減七年大災難的時間,因為在這七年內都是「耶和華的日子」,這就是但以理書著名的「七十個七」(註2

但以理書 927節:
『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的(或譯:使地荒涼的)如飛而來,並且有忿怒傾在那行毀壞的身上(或譯:傾在那荒涼之地),直到所定的結局。」』


  若說「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不,是可以知道大約的年份。

  究竟主耶穌有沒有再向門徒透露更多時間座標?答案是有的。

  原來,在接着的第 37節就說明了時間,同樣地在《路加福音》第 17章也有同樣記載。

馬太福音 24 37 - 39節: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

路加福音 17 24 - 30節:
「因為人子在他降臨的日子,好像閃電從天這邊一閃直照到天那邊。只是他必須先受許多苦,又被這世代棄絕。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那時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

  在這由主耶穌親口所說的經文,特別提到要從挪亞和羅得學教訓。我們要從這兩個人可以學懂甚麼教訓?可以說,多得很!從神會否告知災難發生、災難嚴重程度、避開災難的方法,逃生的路線,全都包括在內。

  這留待下一篇分享!


註1


註2


其他參考文章:



2013年5月6日星期一

舊約《聖經》裏「耶和華的日子」就是神施行審判時候,與《啟示錄》有關連嗎?(後記)

  上兩篇文章:《舊約《聖經》裏「耶和華的日子」就是神施行審判時候,與《啟示錄》有關連嗎?(上)》,《舊約《聖經》裏「耶和華的日子」就是神施行審判時候,與《啟示錄》有關連嗎?(下)》已嘗試分析「耶和華的日子」的意思。「耶和華的日子」是代表人類歷史的結束、是聖經記載的世界末日,同時又是列國受審判的時候。這個重要的時段,亦是《啟示錄》預言的時空。


  今次想補充好些資料,藉查考舊約「耶和華的日子」與《啟示錄》,及主耶穌在四福音書內共同出現的資料,讓我們認真看待神給我們的提醒,看清現在就是末後時期,要儆醒預備迎見神。

主耶穌降臨前的時間表

  先以《馬太福音》第 24章為主要骨幹,這是由主耶穌親口回答祂門徒有關神再次回來的經文,也是預言那時世界的發展。

馬太福音 24 3 - 8節:
「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的來說: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豫兆呢?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災難:原文是生產之難)的起頭。」

馬太福音 24 21 - 31節:
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選民,那日子必減少了。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你們不要信!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看哪,我預先告訴你們了。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曠野裡,你們不要出去!或說:看哪,基督在內屋中,你們不要信!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屍首在那裡,鷹也必聚在那裡。那些日子的災難一過去,日頭就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他要差遣使者,用號筒的大聲,將他的選民,從四方(方:原文是風),從天這邊到天那邊,都招聚了來。」


當主耶穌回答時,是按着三個時段的發展來教導門徒,分別是:
1. 災難的起頭(打仗、飢荒、地震,馬太福音 24 3 - 8節)
2. 大災難(馬太福音 24 21 - 22節)
3. 主耶穌降臨(人子駕著天上的雲降臨,馬太福音 24 27 - 30節)



耶和華的日子
馬太福音
啟示錄
舊約先知書
1. 災難的起頭
(打仗、飢荒、地震)
第六章的頭四個印
(白馬:假和平;紅馬:戰爭;黑馬:飢荒;灰馬:刀劍、饑荒、瘟疫、野獸,殺害
約珥書 114 - 20節:
「你們要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嚴肅會,招聚長老和國中的一切居民到耶和華你們神的殿,向耶和華哀求。哀哉!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糧食不是在我們眼前斷絕了嗎?歡喜快樂不是從我們神的殿中止息了嗎?穀種在土塊下朽爛;倉也荒涼,廩也破壞;因為五穀枯乾了。牲畜哀魃;牛群混亂,因為無草;羊群也受了困苦。耶和華啊,我向你求告,因為火燒滅曠野的草場;火焰燒盡田野的樹木。田野的走獸向你發喘;因為溪水乾涸,火也燒滅曠野的草場。」

西番雅書 12 - 7節:
「耶和華說:『我必從地上除滅萬類。我必除滅人和牲畜,與空中的鳥、海裡的魚,以及絆腳石和惡人;我必將人從地上剪除。』這是耶和華說的。『我必伸手攻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也必從這地方剪除所剩下的巴力,並基瑪林的名和祭司,與那些在房頂上敬拜天上萬象的,並那些敬拜耶和華指著他起誓,又指著瑪勒堪起誓的,與那些轉去不跟從耶和華的,和不尋求耶和華也不訪問他的。』你要在主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快到。耶和華已經預備祭物,將他的客分別為聖。」


2. 大災難
(末期)

第五、六、七印,及第七印內的七號和七碗(七號和七碗是相同的,只是描述角度不同)
以賽亞書 136 - 9節:
「你們要哀號,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所以,人手都必軟弱;人心都必消化。他們必驚惶悲痛;愁苦必將他們抓住。他們疼痛,好像產難的婦人一樣,彼此驚奇相看,臉如火焰。耶和華的日子臨到,必有殘忍、忿恨、烈怒,使這地荒涼,從其中除滅罪人。」

以西結書 301 - 3節:
「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我說:『人子啊,你要發預言說,主耶和華如此說:「哀哉這日!你們應當哭號。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就是密雲之日,列國受罰之期。」』」

阿摩司書 518 - 20節:
「想望耶和華的日子來到的有禍了!你們為何想望耶和華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沒有光明,景況好像人躲避獅子又遇見熊,或是進房屋以手靠牆,就被蛇咬。耶和華的日子不是黑暗沒有光明嗎?不是幽暗毫無光輝嗎?

3. 主耶穌降臨(人子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第七印內的第七碗、第七號
約珥書 21 - 3節:
「你們要在錫安吹角,在我聖山吹出大聲。國中的居民都要發顫;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將到,已經臨近。那日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好像晨光鋪滿山嶺。有一隊蝗蟲(原文是民)又大又強;從來沒有這樣的,以後直到萬代也必沒有。牠們前面如火燒滅,後面如火焰燒盡。未到以前,地如伊甸園;過去以後,成了荒涼的曠野;沒有一樣能躲避牠們的。」

約珥書 210 - 11節:
「牠們一來,地震天動,日月昏暗,星宿無光。耶和華在他軍旅前發聲,他的隊伍甚大;成就他命的是強盛者。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大而可畏,誰能當得起呢?」



  《啟示錄》內記載當羔羊打開第七印(第8章)時,內有七個號,或七個碗的審判災難,它們不是不同的災難,而是以不同角度讓使徒約翰記載相同的審判。這裏特別留意吹第七號,或倒第七碗時的災難。

第七號:

啟示錄 11 15 - 19節:
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在 神面前,坐在自己位上的二十四位長老,就面伏於地,敬拜 神,說:昔在、今在的主 神─全能者啊,我們感謝你!因你執掌大權作王了。外邦發怒,你的忿怒也臨到了;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你的僕人眾先知和眾聖徒,凡敬畏你名的人,連大帶小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你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就到了。當時, 神天上的殿開了,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

第七碗

啟示錄 16 17 - 21節:
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就有大聲音從殿中的寶座上出來,說:成了!又有閃電、聲音、雷轟、大地震,自從地上有人以來,沒有這樣大、這樣利害的地震。那大城裂為三段,列國的城也都倒塌了; 神也想起巴比倫大城來,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遞給他。各海島都逃避了,眾山也不見了。又有大雹子從天落在人身上,每一個約重一他連得(一他連得約有九十斤)。為這雹子的災極大,人就褻瀆 神。」

  這第七號或第七碗就是主耶穌降臨的時候,在舊約《撒迦利亞書》也有類似記載。

撒迦利亞書 141 - 7節:
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你的財物必被搶掠,在你中間分散。因為我必聚集萬國與耶路撒冷爭戰,城必被攻取,房屋被搶奪,婦女被玷污,城中的民一半被擄去;剩下的民仍在城中,不致剪除。那時,耶和華必出去與那些國爭戰,好像從前爭戰一樣。那日,他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東的橄欖山上。這山必從中間分裂,自東至西成為極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你們要從我山的谷中逃跑,因為山谷必延到亞薩。你們逃跑,必如猶大王烏西雅年間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樣。耶和華我的神必降臨,有一切聖者同來。那日,必沒有光,三光必退縮。那日,必是耶和華所知道的,不是白晝,也不是黑夜,到了晚上才有光明。」

  經文同樣是描述當時的情景,必會有閃電、雷轟、地震、大雹,並會出現約24小時的黑暗。而《約珥書》第 3章也同樣記載相同的事件。

約珥書 312 - 16節: 
「萬民都當興起,上到約沙法谷;因為我必坐在那裡,審判四圍的列國。開鐮吧!因為莊稼熟了;踐踏吧!因為酒醡滿了。酒池盈溢;他們的罪惡甚大。許多許多的人在斷定谷,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斷定谷。日月昏暗,星宿無光耶和華必從錫安吼叫,從耶路撒冷發聲,天地就震動。耶和華卻要作他百姓的避難所,作以色列人的保障。」

《啟示錄》的時代

  當知道又明白「耶和華的日子」與以色列節期有關,又與《啟示錄》內記載的時段吻合時,越要更加鄭重回應聖經給我們的提醒。尤其自2010年起,眾多世界性的極端天災、飢荒、戰爭地震、全都集中在近年出現,正是馬太福音第24章「災難的起頭」的時候,這已讓我們確認這世代經已踏進《啟示錄》的時代裏。

  你和我當要作甚麼?

  認真閱讀《啟示錄》第 23章的經文時,會發現這是神給教會最後的提醒。其中非拉鐵非教會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大災難),神免去他的試煉,這是神給予合格被提的教會的應許。

啟示錄 37 - 10節:
「你要寫信給非拉鐵非教會的使者,說:那聖潔、真實、拿著大衛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那撒但一會的,自稱是猶太人,其實不是猶太人,乃是說謊話的,我要使他們來,在你腳前下拜,也使他們知道我是已經愛你了。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

  當第4章以後,你會發現《啟示錄》再沒有提及「教會」一詞,為甚麼?原來剩下的基督徒若不儆醒、預備、逃難,神只會視他們為不信的人,與世人一同被審判,甚至與不信的人一樣錯失上天堂的機會,進到永恆的地獄裡。

  應當重新省察自己的信仰,成為合神心意的基督徒!






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