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顯示包含「太空總署」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太空總署」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 真的影響天氣嗎? (四)地球磁場減弱與南北極的冰層增加有關連?(上)南極海冰

  上一篇文章《極地漩渦與地球磁場 真的影響天氣嗎? (三)天氣要從立體的角度去觀看》中,談到一個嶄新的觀測天氣方式,那就是從立體的角度來觀測天氣,並將「地磁強度」和「極地渦旋」(Polar Vortex)成為評估之列。

 

  如果地球某一區域的「磁場」正在減弱,換句話說即是「極地漩渦」正在崩潰,使原本被磁場承托着來自宇宙天氣的寒冷低溫「掉下來」,所以才會使很多地方的氣溫下降。

  若按照這個新觀點,或許會解釋了自去年起的北半球低溫事件。(註1)如果將地球磁場減弱現象與南北極的海面冰層面積併合一起衡量時,會有哪些新發現?

   那我們先重溫在今年( 2014年) 6月,由歐洲太空總署( 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的地磁探測衞星Swarm,探測全球多個地方的地球磁場,發現在過去 6個月有減弱迹象。其中西半球是「重災區」,例如大西洋等地的磁場明顯減弱。(註2

上圖:大西洋上的藍色反映地磁在減弱,而非洲東面的印度洋變成紅色,代表地磁加強。

  這則報導說指過去 6個月( 2014年上半年)裏,地球磁場有減弱迹象,而藍色反映地磁在減弱的地區包括整個南北美洲,也包括南北極。若我們從新聞中曾聽過北美地區被來自北極的「極地渦旋」侵襲,從理論角度來看,南極地區也會有相同現象,這才合理。

  對,這是合理猜測。可惜的是南極是沒有人居住,所以該區域的天氣資料相對比較難以獲取。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看「極地渦旋」對南極的影響 -- 那就是從南極海面冰層面積變化,來判斷地球磁場強與天氣變化。

南極的海面冰層變化

  若歐洲衛星探得南北美洲的地磁已經減弱,按照極地漩渦會導致地表溫度下降的推論,那麼南北極的海面冰層面積應該會增加。按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 2014107日發佈的資料提到「南極海冰達到新最大紀錄」(Antarctic Sea Ice Reaches New Record Maximum)(註3





上圖: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在 2014年 9月 19日的數據,「南極海冰五天平均值範圍」首次突破自 1979年有紀錄以來的 20, 000, 000平方公里。紅線顯示從 1979年至 2014年的平均最大值。


On Sept. 19, 2014, the five-day average of Antarctic sea ice extent exceeded 20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1979,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The red line shows the average maximum extent from 1979-2014.

  從上圖的資料,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指在今年 919日的數據,可發現當時正值春季的南極,它的「南極海冰」範圍突破自 1979年起有紀錄以來的 20, 000, 000平方公里。而且海冰增加的地區同時又是地球磁場減弱的位置,是巧合?

  雖然主流專家們均為全球暖化這「科學名詞」而辯護,但他們卻排除了眾多使海冰增加可能性。例如:南極洲四面環海,加上南半球的臭氧層比北半球的薄,是直接使海冰增加的因素......更何況要考慮磁場與天氣的關係,必定不會由這批專家的口中得到確認。

  要知道,今次資料是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佈,按它過往的不良紀錄,例如(註4):

  你或者需要對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誠信重新評估。

  下篇續。


註1

註2
Swarm reveals Earth’s changing magnetism
19 June 2014

註3
Antarctic Sea Ice Reaches New Record Maximum
October 7, 2014
Antarctic sea ice hits record levels as it reaches 20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for time time since records began in 1979
7 October 2014


註4






天文學家尋找Planet X
http://finalcall2012.blogspot.hk/2012/07/planet-x_09.html



同系列文章:




2014年11月25日星期二

每半個月有一顆小行星降臨地球,為何太空總署(NASA)沒有任何預先警告?

  美國太空總署(NASA)製作地圖,顯示自 1994年至 2013年的 20年間,有逾 550顆小行星(small asteroids, bolide or fireball)衝擊地球。黃藍色圓點分別代表日夜之間偵測到小行星能量地點,圓點愈大衝擊能量愈大。



  於 2013 2月墜落俄羅斯烏拉爾的隕石(圖中俄羅斯境內最大黃點),隕石直徑 17、重 1萬噸,爆炸能量等於 50萬噸炸藥,威力堪比 30顆原子彈。俄羅斯當局宣佈,隕石墜落事件已造成 10億盧布(約合 2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太空總署警告,平均每 5,000年就會有一顆體積如足球場大小(約 100的小行星襲擊地球,將帶來「重大危害」,至於何時有這 5,000年一遇的小行星衝擊,美國太空總署則表示該署的優先項目,就是尋找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Near Earth ObjectNEO)。

  太空總署強調,人類社會不應輕視未來小行星撞地球的威脅,太空總署根據一系列地球歷史的研究,指出體積僅足球場大小的小行星,平均每 5,000年左右襲擊一次地球,可能會對地球造成「重大危害」;而造成地區性或全球性災難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則平均數百萬年發生一次。


~~~~~~~~~~~~~~~~~~~~~~~~~~~~~~~~


  我相信美國太空總署(NASA)是有能力以它的高科技找尋威脅地球小行星(Near Earth ObjectNEO),但公佈與否則會視乎會不會造成公眾恐慌為主要前題。

  但以太空總署(NASA)過去的升空任務,以致穿機的名字都與古代神話或神秘論扯上關係,當發現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時,它真會如實向公眾發佈嗎?(註1

  
相關新聞:
New Map Shows Frequency of Small Asteroid Impacts, Provides Clues on Larger Asteroid Population
November 14, 2014

小行星墜落分布圖   20141120 ()

小行星撞地球 威脅人類存亡 平均半月一顆 5000年一大禍
2014-11-16

美航天局—— - 降臨地球小行星 每半個月有一顆   2014-11-15

俄隕石墜落損失10億盧布 爆炸威力堪比30顆原子彈   20130218


註1




參考文章:

2013年2月5日星期二

美國太空總署(NASA)如果是探索宇宙的權威,為何需要修改發佈的圖片?

  上一篇《美國1969年成功登月,是大騙局?!》,談到國於1969年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其實是一場騙局,並不是真實。而且當探究NASA登月的過程時,竟發現多達十多點讓人疑惑的地方,加上當年的登月器材 -- 導航電腦 -- 只得1MHz的運算速度,及只有2K的主記憶體(RAM)和32K的儲存量(Rom),根本無法應付龐大的數據。

  再者於2009年美國的民意調查發現,相信「阿波羅11號」登月事件純屬謊話的美國人比例,已從1979年的 6%激增到現在的 22%以上。這意味着美國最少有6,000萬人,相信載人登陸月球純屬是一個騙局,並不是真實。

假影片

  美國太空總署(NASA)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方是在過往幾十年裏,不斷以各種謊話欺騙美國,甚至全世界人民。例如1960 70 年代阿波羅登月任務的直播畫面和照片,並非真正的登月畫面,其實是太空人事先在秘密片場,或在地球近距離的大氣層上空拍攝,然後在正式所謂登月的行程期間,供電視台播放的假影片。


  鑑於數十年前的世界裏,平民還沒有錄像機,也沒有現今的互聯網,供全世界自由下載重複觀看,所以當時未能發現登月影片的眾多破綻。及至近年,阿波羅登月影片和照片,在40 多年後今天的互聯網,被普羅大眾重複觀看時發現破綻,得知當日所播放的公開片段,很多是預先在地球攝影棚拍攝。



經修改的太空圖片

  但是不單是40 多年前的登月影片或照片是造假的,其實多年來,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放的太空影片,以至是太空真實拍攝的照片,皆被發現極多被人刻意修改,或只是舊相重用,目的可能是借故蹣天過海,欺騙廣大民眾。

  其中月亮上所拍到的照片,多處地方被人用人手或電腦塗抺了一些部分,似乎是大空總署不想人知道在月球某些地區有人工建築,或遠古的建築廢墟。


  就以最近期由火星探測船「好奇號」(Curiosity)登陸火星時的照片和影片,均被人發現相片中竟出現兩個完全相同的地形。就像利用Photoshop之類的修改圖片軟件,簡單地把相中附近的地形,一式一樣地以複製和貼上(copy and paste)的方法,將好些地方塗沬,或是覆蓋了。


  好奇號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火星科學實驗室」轄下的火星探測車,在2011 1126 日發射升空,並在2012 8 6 日登陸火星,主要探索火星的蓋爾撞擊坑Gale Crater

  現在讓我們看看太空總署官方火星探測船「好奇號」登陸火星的照片:

1. 此照片是美國太空總署發佈好奇號所拍到蓋爾撞擊坑Gale Crater 3D 立體還原相片。


  當放大其中一處時,竟發現在同一照片上,出現兩個完全相同的地形,而且明顯地用電腦軟件複製和貼上(copy and paste)的方式,把一處地方的地形,貼到另一處,只是把光暗和顏色作少許的改動,可是明眼人或是曾經使用電腦照片修改軟件的人,一定知道該處是人為刻意修改。



2. 一幅由「好奇號」拍攝的火星地面照片,好些地方都呈現少許的綠色地面,好像是地球的草地,只需在電腦作少許顏色上的調節,就會呈現一片綠色的草地。


  那麼,這照片是否只是在地球拍攝的,再經加工矯色,假裝為火星紅色土地呢?或是火星上根本有植物,並不如美國太空總署所公佈的,火星是一片寸草不生,地表欠缺水份的土地?

  為甚麼美國太空總署要多次將他們拍攝到的,無論是太空、月球和火星的照片,都用電腦塗抹好些地方?這些被塗抹的地方,究竟有甚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這都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是否公開有外星生命時,地球人不能接受?全球政府出現混亂?宗教會毀滅?

  另外,到底聖經有否記載火星的資料,或者是相關的資訊?在以西結書2812-19節,是一段描述撒但墮落前的形象、牠墮落的原因,和牠墮落的地方。雖沒有說明這是火星,但該段經文可以證明,在人類出現以前,曾經有其他生物文明是由天使掌管的。

以西結書2812-19節:
(12)人子啊,你為推羅王作起哀歌,說主耶和華如此說:你無所不備,智慧充足,全然美麗。(13)你曾在伊甸 神的園中,佩戴各樣寶石,就是紅寶石、紅璧璽、金鋼石、水蒼玉、紅瑪瑙、碧玉、藍寶石、綠寶石、紅玉,和黃金;又有精美的鼓笛在你那裡,都是在你受造之日預備齊全的。(14)你是那受膏遮掩約櫃的基路伯;我將你安置在 神的聖山上;你在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間往來。(15)你從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後來在你中間又察出不義。(16)因你貿易很多,就被強暴的事充滿,以致犯罪,所以我因你褻瀆聖地,就從 神的山驅逐你。遮掩約櫃的基路伯啊,我已將你從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除滅。(17)你因美麗心中高傲,又因榮光敗壞智慧,我已將你摔倒在地,使你倒在君王面前,好叫他們目睹眼見。(18)你因罪孽眾多,貿易不公,就褻瀆你那裡的聖所。故此,我使火從你中間發出,燒滅你,使你在所有觀看的人眼前變為地上的爐灰。(19)各國民中,凡認識你的,都必為你驚奇。你令人驚恐,不再存留於世,直到永遠。」

  14節「你是那受膏遮掩約櫃的基路伯(天使長)」指的就是撒但墮落前的身分 -- 天使長。第15 - 16節是牠曾於人類出現前,管理一個有文明的生物。第16節的「發光如火的寶石」就是指牠墮落的地方 -- 那裏是一個有紅色光的星球,這會是火星嗎?



美國太空總署NASA修改太空上的照片


影片播放日期:121216

2013年2月3日星期日

美國1969年成功登月,是大騙局?!


  於上世紀60年代起,美國和當時的蘇聯曾有一段探索太空的競賽,互相爭先將動物、人和人造衛星送上太空,最後於1969年7月20日以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阿波羅11號)成功派太空人登上月球而告一段落。

  自此,美國和世界各國派人升空的行動裏,都只限於大氣層以內,你覺得奇怪嗎?自成功登月數十年後,所有科技應比過去更成熟,設備比過去更先進,為甚麼派人升空計劃仍停留在如此境地?

  如果重新查看是次登月事件經過,或者可能找真相。

成功登月疑點

  以當年的科技和電腦技術,根本沒可能成功帶人類登陸月球,並成功返回地球。再者以今天太空總署所擁有的公開技術,也不能以活生生的太空人,坐著極為單薄的太空船,穿越充滿強大太陽輻射和宇宙射線的「范愛倫輻射帶」,從地球往返月球,並且能夠生存數十天之久。

  那麼,該次登月行動中,有讓人覺得可疑之處嗎?有,最少有14個。

14個「美國登月」疑點:

1) 登陸月球的直播影片中,天空完全沒有繁星。月球是沒有大氣層的,應該會看到比地球天空更清晰的繁星。難道是用後期影片製作,把天空塗黑了?

2) 月球上是沒有空氣的,但美國的國旗卻在飄揚。試問月球上的風從何處來?還是,實際上是在地球上拍攝呢?

3) 登月艇降落時開動的強力噴射引擎,力度達到一萬磅,但登月艇下的地面卻沒有凹坑。

4) 能夠安全往返月球的機會率只有0.0017%,但美國第一次就能成功?有可能嗎?

5) 俄國的間諜衛星,拍攝到美國Area 51的秘密基地上,有類似月球表面的人造地形,甚至登月艇也在當中。難道那是拍攝登月影片的廠景?

6) 在登月艇著陸過程的影片中,非常清晰地收錄到地面控制中心和登月艇的對話,但完全沒有錄到高達140-150分貝的噴射引擎聲,可能嗎?

7) 登月艇在所謂「登月」前的幾個月,在美國艾靈頓的降落試驗中,仍然是完全失敗的,甚至太空人岩士唐要在最後一刻彈出登月艇逃生。在地球上尚未能成功,竟然第一次上到月球就成功降落?

8) 和地上登月艇降落試驗比較,實際登月時,竟平穩得像是由吊索放下似的。真是這樣嗎?

9) 在往後的登月任務中,影片中拍攝到在登月艇降落的地方,均留有之前登月任務的腳印。但登月艇降落時開動的強力噴射引擎,力度達到一萬磅,理應吹散所有附近的腳印。這又何解呢?

10 ) 月球上滿佈塵沙,但登月艇降落之後,著陸在地上的支架,竟然完全沒有沾上灰塵,可能嗎?

11) 有一些影片是拍攝登月艇離開月球表面的時刻,鏡頭更是隨著登月艇向上移動的,那麼,又是誰為他們拍攝?有另一架登月艇嗎?

12) 地球500哩以外,被一層叫「范愛倫輻射帶」所包圍,如果登月艇要通過它到達月球,而又能保護太空人免受輻射傷害,就需要有「六呎」厚的鉛板保護。但明顯,登月艇只是由很薄的鋁片阻隔輻射,根本無法保住太空人的性命到達月球。

13) 根據太空總署的記錄,有一些照片是在不同的日期拍攝,但這些照片竟會出現一個完全相同的背景,甚至連角度、距離和光影都是完全一樣,究竟照片是否在固定的攝影棚內拍攝呢?

14) 月球沒有大氣層,故此溫差極大,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攝氏123。至於沒有陽光照射的地方,例如登月艇的陰影內,卻可低至零下攝氏153。薄薄的太空衣,能保護太空人在這種惡劣環境下活動嗎?

另一疑點:登月器材 -- 導航電腦


  當年美國於阿波羅11 號和往後的阿波羅登月任務裡,火箭和登月艇所使用的唯一導航電腦,它的運算速度只有1Mhz。即是有多大效能?1300MHz 1.3GHz 才等於今天(2012年)iPhone5 所使用的A6 CPU 的速度,再者A6 CPU 是一枚雙核心的CPU,已經把那部阿波羅11 號導航電腦比下去,並彷彿回到遠古時代。


  此外,該導航電腦的記憶體,竟然只有2K 的主記憶體RAM 32K 的儲存量。2K 的記憶體就等如兩張A4 白紙上的文字數量,而以現時僅僅一幅用手機所拍攝的照片,最低容量已接近1,000K1M),遠遠不只32K 的儲存量。以iPhone 5 為例,擁有1G 1,000,000K)的主記憶體RAM 64G 64,000,000K)的儲存量,你能相信導航電腦能勝任太空導航工作嗎?

  43 年前的登月事件,是真實發生?其實在眾多駁斥的疑點下,都只是一堆騙人的神話而已。

  若果你尚有懷疑,找回2009年的新聞報導時,會發現當年正是載人登陸月球40週年,美國的民意調查發現相信「阿波羅11號」登月事件純屬謊話的美國人比例,已從1979年的6%激增到現在的22%以上。這意味著美國最少有6,000萬人,相信載人登陸月球純屬騙局,並不是真實。

參考資料:
1. "阿波羅11"登月40:陰謀論信徒激增22%   20090527

2. 日本月球探測器 未發現美國人登上月球痕跡   20090526



登月大騙局


影片播放日期:121125

2012年10月15日星期一

全世界為2012年所作的預備

  上一篇文章「天災人禍頻生 令人深信不疑 (應從聖經裏找出真正的看法 才能使人得着答案)」提到要從聖經找出對世界末日應有的看法和預備。這次追加好些國家對世界末日的預備情況,讓大家分析,是平民百姓杞人憂天,還是列國都在秘密預備。

  其實西方國家早在1984年前後起,經已為將要來到的末日預備,而且比任何一個末日論者預備得更周詳,龐大程度超乎想像。

試從以下幾方面看:

1. 1983年開始,美國太空總署再加上世界各國的航天局,在過去的30年間,投資了數以億計,甚至數以兆計美元,不斷發射各種宇宙觀察天文望遠鏡,為求時時刻刻監測太空發生的事情

2. 1984年,著名的挪威末日種子庫建造計劃正式開始;到了2011年,種子庫正式關閉了(2012年前完結)

3. 1984年,銀行同業拆息Libor由倫敦的銀行家正式設立,但是現時Libor卻被揭發,根本從一開始已是一個史上最大宗欺騙全世界銀行存戶利息的金融詐騙案(銀行家)

4. 1981年開始,為美國和全世界載運各種人造衛星和宇宙探測船的太空穿梭機計劃,又巧合地在20117月終止了(又是2012年前完結)


一切都是由它開始--Planet X(Nibiru)。

  其實美國太空總署早在1972年,已經發射先鋒10號和先鋒11號太空船,它們向太陽系以外進發,目的是為要尋找Planet X。 在1983年,美國太空總署亦發射了一枚紅外線觀察望遠鏡人造衛星IRAS,目的也為尋找可能只發出紅外線的棕矮星(Brown Dwarf) ── Planet X

  而美國太空總署在IRAS發射上太空後的一年左右,向全世界發佈,他們已經發現可能比木星還大的Planet X,它正不斷向太陽系進發。但是在數天之後,NASA 立即矢口否認上述公佈,還在往後的日子,常常向外發佈有關Planet X並不存在的假消息。



影片播放日期:12年9月23日

2012年9月16日星期日

「星際.啟示錄」 01 - 天文學背景





  要明白「星際.啟示錄」,我們需要對天文學有一點認識。

  「天文學」是一個總稱,簡單來說,凡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事物,全都屬天文學的範圍。

  它的研究範圍非常廣泛,如在我們的太陽系內,會研究地球的外大氣層、人造衛星的運行軌道,也有探索月球、太陽、八大行星的大氣層、組成氣體、星球的氣候等。

  另外,也會研究外太陽系。這類的題目多得很,如常聽到的黑洞、超新星、銀河裏的星體,暗能量、暗物質等等。

  每次仰望無盡的夜空,我們會看到數不盡的光點,這是我們常說的星。天上的繁星,其實是那個區域的太陽。既然是太陽為甚麼它們只有如筆尖般的大小?

  情況就如在室內,你所看到的人,他們的大小會和你差不多,並能看到各人的面部表情;但當你從高樓大廈裏看街上的行人時,所看到的便細小得多一樣;如果人再離我們遠一點,我們只會看到衣服的顏色,其他的就看不清。照樣天上的繁星實在離我們極之、極之遠,所以看起來只像一點的大小。

  宇宙裏星體的數量超過數十億以上,隨着望遠鏡的技術不斷提升,會越發現更多。但如只憑肉眼觀察,則會看到4000 – 6000顆星。而天文學上所定義的星座,就是以肉眼能觀察到的這數千顆星所組成。而天文學上星座的名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星際.啟示錄」裏常到的黃道12星座(黃道十二宮),再加上另外76個星座,總共是88個。



88個星座

名稱
十二星座
(黃道十二宮)

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
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
射手座,山羊座(或魔羯座),水瓶座,雙魚座

其他76個星座
部分較常聽到的星座:
獵戶座,飛馬座,天龍座,波江座,鯨魚座,大熊座,孔雀座




星圖


  下篇續。


下一篇是:「星際.啟示錄」 02 - 星座歷史


幻日現像與Planet X 或Nibiru (雙太陽)


影片播放日期:11年5月22日


~~~~~~~~~~~~~~~~~~~~~~~~


著名中世紀預言家諾查丹瑪斯曾預言到:
The great star will burn for seven days, the cloud will cause two suns to appear;
(巨星將燃燒七日,雲霧會令天上出現兩個太陽;)


近一兩年,世界各地常有人到拍攝到「幻日」的現象,專家稱「幻日」是極罕有的現象,是因雲層中的冰塊折射陽光所造成。
























為何這被專家稱為極罕有的「幻日」的現象,竟在全世界各地如此頻密地出現呢?
2011 1 月,美國太空總署公佈這可能是獵戶座的參宿四,最早會在2012 年爆炸,令天空出現兩個太陽的現象。





在這個燃燒七日的巨大星球出現這之前,雲層亦會出現兩個太陽的「幻日」現象。
而五千年前的蘇美人已經在石刻畫和他們的泥板文字中,提到地球曾經出現另一個太陽,他們稱之為Nibiru,即所謂的Planet X

而當這個Nibiru 出現的時候,也曾帶來種族滅絕的大災難。
究竟美國太空總署在這個時候向全球公佈2012 年可能會出現兩個太陽的居心可在呢?

2012年9月15日星期六

尋找Planet X

尋找Planet X

綜合上世紀70 - 90年代尋找Planet X的資料。

為甚麼尋找Planet X

當初發現土星的時候,天文學家發現土星的軌道並不正常,似乎是受到某種力量的牽引,所以預測土星之外還有其他行星。而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因這緣故而相繼被發現,但這些行星並不足以解釋這種軌道不正常的現象。


~~~~~~~~~~~~~~~~~~~~


影片播放日期:11515







尋找Planet X 是過去200 年以來天文學當中的一個重要旅程。

Planet X 的意思是指一個不知名、尚未發現的太陽系行星。



1974 年出版的《圖解科學和發明百科全書》The Illustrated Science and Invention Encyclopedia,早已說明美國太空總處(NASA)在1972 年所發射的先鋒十號太空探索飛船,是為了尋找Planet X

直到1983 年,美國太空總處向外公佈,於同年發射的IRAS 紅外線人造衛星發現了Planet X,並且在獵戶座的方向找到了這顆第十行星。






















當時還估計Planet X 比木星還要大,當年多份報章亦曾報導這事件。

可是,不久之後,NASA 又向外界發送消息,澄清之前只不過是一個錯誤的發現。


但是在1988 年,美國海軍高級天文學家羅拔哈靈頓博士(Dr. Robert Harrington)發表了一篇名為The Location of Planet X (《Planet X 的所在》) 的文章。


























當中提出Planet X 已經被發現,並且有一橢圓形近似彗星的軌跡,而且因為它環繞太陽的年期非常長,估計質量最少比地球大三至五倍,並且是類似木星的行星,而近日點會在內太陽系中穿過。

但後來,哈靈頓博士在1993 年卻因急性癌症離奇死亡。

何以美國太空總處要否定Planet X 的發現呢?

但之後美國海軍天文臺卻又繼續尋找PlanetX,並宣稱已經發現Planet X 的位置和軌跡呢?

這個Planet X 是否將會為地球和人類帶來可怕的大災難,所以美國太空總處要隱瞞事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