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顯示包含「軍事行動」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軍事行動」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1月19日星期三

美國式民主的破壞性後果 (二) 利比亞

  上一篇美國式民主的破壞性後果 (一) 伊拉克》談到美國各方面在世人看來都是領導者,尤以美國式民主為模範,「美國式民主夢」向來是世上各國嚮往、追求的民主方式,也是被宣傳是「普世價值」。

  但近十數年來,自美國積極推行反恐政策,先後對多個國家出兵,成功推翻當地政權後,便扶植當地以民主方式建立親美的政權,當「美國式民主夢」正式開始萌芽後,事實卻又非如當初的期望。

  自伊拉克前政權被推翻後,國內嚴重欠缺重建資金、缺乏石油供應、沒有足夠的石油開採和提煉設施等問題,新(親西方)政府需要把國內油田賣給美國和歐西的石油大企業。內戰持續、經濟崩潰、國家博物館古文物遭搶大批走,大多數還走私到美國。這是美式民主政治入侵後,使當地陷入了完全崩潰的狀態。

  今次嘗試找來另一個與中東相鄰的國家 -- 利比亞(Libya),且看它被攻打後重建的景況。



利比亞在前政府卡達菲統治時:
.國民生活充裕,福利非常優厚
.全非洲最富有和人口最長壽的國家
.國內銀行屬於國家
.電力是全免的
.嬰兒出生的死亡率只有千分之五(與美國看齊)
.國民可以享受免費醫療和教育
.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較男性更高(突顯女性社會地位較其他中東地區高,實在難得)
.年青人的文盲只有 0.01%,小學入學率為 97%(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
.全國有四分一人口都是大學生,所有大學生畢業後都有失業保障金,金額等同全國收入平均數,會每月提供保障金直至找到工作
.市民購買第一間房屋時會得到政府所給予的 5萬美元資助,而餘下的借貸是免息的
.國民想成為農民,國家會提供農地和所有的農耕房子、設備、種子和牲畜
.所有國民購買車輛會得到 50%的政府津貼
.每位新生嬰孩的母親,會得到政府 5,000美元的津貼



  從以上資料可見,利比亞的國內福利能與西方國家看齊。

  自內戰結束後,各個派系的權力鬥爭,使利比亞已處於全面內戰邊沿。最大儲油設施被炸毀,首都的黎波里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武裝衝突不斷,各國關閉大使館及撤僑。

  從照片對比可以看見,現今的利比亞到處都是廢墟,成了被遺棄的國家。


  另外值得一提的,利比亞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開採與輸出國之一,此外也有天然氣。 80%的產量均是出口的,而歐洲國家是它的最大消費者



  而目前利比亞的天然氣是經埃及、以色列等地輸往歐洲的。

 

  當時,西方國家尤其以歐洲為主極力協助推翻卡達菲政權,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成員國均先後協助反對派空襲當時的政府軍。後來新政府成立後,新政府指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將難以獲得新的石油勘探特許權。


  從圖中便可發現中東以至北非的石油、天然氣出產國,均已成立親西方的政府。這樣,天然資源便可順利無阻地輸往歐洲,保證歐洲繼續有燃料供應。

  你能否看到西方的正義,是怎樣的正義,是為自己的利益 -- 石油、天然氣等資源 -- 而出兵扶植親西方政權。




同系列文章:




















http://finalcall2012.blogspot.hk/2012/10/2012925.html

2014年11月18日星期二

美國式民主的破壞性後果 (一) 伊拉克

  美國無論在科技、經濟、軍事,甚至文化等各方面都是領導者。世上很多人都以美國的民主為模範,「美國式民主夢」向來是世上各國嚮往、追求的民主方式,也是被宣傳是「普世價值」。

  自近十數年來,美國由於積極推行反恐政策,先後對多個國家出兵,成功推翻當地政權後,便扶植當地建立親美的民主政權,而對當地人民的「美國式民主夢」,事實又是否如當初所期望?

  先看看一個典型例子 -- 伊拉克。

  美國和聯軍先後在 1991年沙漠風暴和 2003年反恐戰爭中兩次攻打伊拉克, 2003年更成功地完全推翻侯賽因的獨裁政權。


  並於 2006 12 30日,在美國勢力控制下的伊拉克政府,在沒有公開審訊的情況下,判處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死刑,即時問吊。


伊拉克 西方民主入侵後的變化

  讓我們先看看伊拉克由侯賽因獨裁統治時的景況。

美國出兵前(侯賽因獨裁統治時):
.國內差不多是24小時供電
.油田和石油工業由國家擁有
.石油工業賺得龐大利潤
.將石油工業賺得龐大利潤轉以數以百噸計的黃金藏在境內
.古蘇美人遺址於伊拉克境內,其古物、古董都屬國家擁有


   當然不能否認在伊拉克獨裁政權時,必定會有大量不公平事件,在此不再多說。但當與西方以反恐和民主旗幟入侵、變革後,該國的情況真的變得更好?

由進攻至成立親美的民主政權後,伊拉克的變化:
.由2003年反恐戰爭完結直到今日,累積的死亡人數,遠超之前兩次戰爭的總和
.欠缺重建資金
.國內缺乏石油供應
.沒有足夠的石油開採和提煉設施
.新(親西方)政府把國內油田賣給美國和歐西的石油大企業
.大部分地區每日只能供應48小時的電力
.內戰
.經濟崩潰
.國內古蘇美人遺址內無數泥版、大理石建築、黃金古董,每一件都價值上億美元,被美國把伊拉克境內所有古董一掃而空,偷往拍賣,或收歸國有,走私回美國
.國家博物館館藏內,遭搶走達3,000件的古文物,大多數還走私到美國
.美軍將伊拉克境內發現的大量黃金充公(會歸新政府所有?)


 上國:由2003年反恐戰爭完結直到今日,累積的死亡人數,遠超之前兩次戰爭的總和。

 上圖:美軍將伊拉克境內發現的大量黃金充公

上圖:國家博物館館藏內,遭搶走達3,000件的古文物,大多數還走私到美國。


  再計算美、英在伊拉克戰爭中使用的武器,真相比以上的統計更可怕!(註1

  按伊拉克 2001 年的統計,1990 年以來,聯合國施行的經濟制裁已導致 135 萬伊拉克人喪生,其中大多數是兒童。美英兩國在海灣戰爭中共向伊拉克投下了 394 萬枚、總計 300 多噸的貧鈾彈,造成了嚴重的放射性污染。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兒童醫院出生的嬰兒患白血病、癌症和先天性畸形的比例,比海灣戰爭前增加了 4.6 倍。


Busby: US depleted uranium ammo behind Iraq birth defects spike


  如武器中含毒性,使戰後的伊拉克畸形兒增多,包括心臟缺陷、大腦功能障礙、四肢畸形等,有違維持和平的原意。

  西方真的是為獨裁政權帶來「民主」?又為當地人民「維持和平」?從這樣看來,北約、美國、英國和歐洲等的多國部隊可能是另有目的。

  伊拉克國民並未從此得到民主、自由和人權,相反使國家陷入了經濟崩潰,沒完沒了的暴動和暴力事件,無日無之的示威,混亂的社會狀況。無政府狀態,不斷更替的政權,內戰連連,死傷無數,國內矛盾和仇恨日增。

  而國家在戰爭和暴亂的摧殘下,重建之日遙遙無期,莫說要變成另一個美國,簡直就是民不聊生。

  不單富人都失去了所有財富,窮人也一無所有,只有繼續活在可怕的光景裏。

  下篇續。


註1


其他參考:

















http://finalcall2012.blogspot.hk/2012/10/2012925.html

2013年8月8日星期四

為甚麼說《啟示錄》記載的「大淫婦」就是現今的美國? (四)成為巴比倫 -- 入侵伊拉克(上)為兩次波斯灣戰爭編造的謊言


  藉軍事、金融手段,使全球財富轉移至美國。難怪現今國際間的經濟活動,都是以美元為主要貿易結算單位。由此來看,美國就是要滿足《啟示錄》第 18 章的經文,即世上的商人都是與她進行貿易。

啟示錄 18 3節:
「因為列國都被他邪淫大怒的酒傾倒了。地上的君王與他行淫;地上的客商因他奢華太過就發了財。」

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

  今次嘗試以另一個角度,研究自 1990 年代起美國針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

  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主要有兩次,分別是 1991 年起與多國部隊的「沙漠風暴」,及 2003 年指稱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出兵攻打她,這便是第二次波斯灣戰爭。

  軍事上行動,一切要由 1990 年說起。

「沙漠風暴」

  1990年  8月 2(當地時間凌晨2時)伊拉克軍隊於入侵科威特。當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時,無可避免地與海灣周邊地區存在巨大戰略利益關係。而當時由美國總統老布殊倡議謀求建立「新世界秩序」(或稱國際新秩序,New World Order)的美國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加上海灣地區一直是美國和西方的生命線(美國進口石油的 20%、西歐的 35%、日本的 70%均來自海灣),為了控制海灣的石油資源,從經濟和軍事上打垮伊拉克,維持中東地區的穩定和勢力均衡,並顯示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作用,重新確立美國在全球的支配地位。美國便打着「維護正義」和「解放科威特」的旗號,迅速出兵。

  當時,為了讓美國國民同意出兵「維護正義」,美國政府卻運用讓人意想不到的技倆 -- 以一名自稱是護士的女孩作供,聲稱親眼看見伊拉克的軍人進去孤兒院和醫院殺害小孩子。甚至,當時美國總統老布殊在此見證會播出後,十次引用她的見證,來說服國會和人民支持出兵伊拉克,「解放科威特」。

Faked Kuwaiti girl testimony


  當主流傳媒廣泛報導,同時又得到國民同意後,結果於 1991年 1月 16美國東部時間 19時,美國總統老布殊於宣佈:美國向伊拉克發起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


  原來事實的真相卻是另有文章,這名作供的女孩其實是當年科威特駐美國大使的女兒,並曾在一所名為 Hill & Knowlton 公關電影公司受訓。而在見證會後,亦證實此假見證正由此公關電影公司安排製作。


  這個女孩子的真名是 Arden Wohl,從照片中可看到這兩個女士是一模一樣,證實是同一個人。而 Arden Wohl 的母親就是 Denise WholDenise Whol 的姐姐是 Vicki GreenbergVicki Greenberg 的丈夫就是 Michael Greenberg,而 Michael Greenberg 就是 AIG 前主席和 CEO Maurice Greenberg。而 AIG 就是現今全球最大的保險企業,而亦是影響世界政治和經濟的大家族之一。

  看後,你會否覺得美國的影子政府是為達到自己的目的,選擇用主流傳媒為你解讀事件,並為你提供預他們早已訂下的解決方案?


  回看伊拉克那方,按伊拉克 2001 年的統計,自1990 年以來,聯合國施行的經濟制裁已導致 135 萬伊拉克人喪生,其中大多數是兒童。而當時美國核物理學家道格拉斯統計,美英兩國在海灣戰爭中共向伊拉克投下了 394 萬枚、總計 300 多噸的貧鈾彈,摧毀了上千輛伊拉克坦克,造成了嚴重的放射性污染。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兒童醫院出生的嬰兒患白血病、癌症和先天性畸形的比例,比海灣戰爭前增加了 4.6 倍。

2003年攻入伊拉克的原因:擁有大殺傷力武器

  1991 年的「沙漠風暴」原來為下一場戰爭埋下了伏筆。

  約十年之後,美國於 2001 年受到「911 恐怖襲擊」事件,美國總統小布殊宣佈向美國政府認為的「恐怖主義」宣戰,並將伊拉克等多個國家列入「邪惡軸心國」(Axis of Evil)。

  其後,美國、英國等國家指責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以此作為開戰的重要理由。2003年 3月 20日,英美兩國正式進攻伊拉克,進兵理由是伊拉克總統侯賽因擁有巨大殺傷力武器,而當戰爭結束後,英美兩國最後卻低調地承認,在伊拉克其實找不到任何巨大殺傷力的武器。

  又於 2006年 12月 30日,在美國勢力控制下的伊拉克政府,在沒有公開審訊的情況下,判處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死刑,即時問吊。


  到底找到了「大殺傷力武器」沒有?由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殊回答吧!


Bush Press Conference

  片斷中小布殊回答記者的提問:「主要攻入伊拉克的原因:當時,我們以為他有大殺傷力武器,但後來發現沒有。可是他有能力去製造大殺傷武器。」

  從片斷中可見,當時美國總統小布殊聲稱,伊拉克擁有殺傷力強大的生化武器,所以必須立即剷除伊拉克政權,但事後卻公開承認在伊拉克找不到具殺傷力的生化武器。

  但從過去的文章,找到以下資料(註1):據俄羅斯 RT電視台 10月 14日報道,美國密歇根大學學者莫扎甘.薩瓦別斯法哈尼(Mozhgan Savabieasfahani)在《環境污染與毒物學通報》上發布最新研究報告稱,美英在伊拉克戰爭中使用的武器導致伊拉克畸形兒增多,包括心臟缺陷、大腦功能障礙、四肢畸形等。

  原因是美英軍隊使用的武器彈藥中含有有毒的鉛和汞!

  入侵的英美軍隊卻係使用有毒,和含放射物的武器,到底哪個才是擁有「大殺傷力武器」?

  這樣我們要思想,美國花了龐大的軍費、出動大量軍隊,卻又找不到任何「大殺傷力武器」目的何在?

  就第二次攻打伊拉克,就是只有英美和主流傳媒的看法?到底是為了正義?為了石油?還是藉故推翻暴政,建立親西方的政權?

  世人看到的結果卻是:兩次攻打伊拉克的開戰理由,看來相當充分又冠冕堂皇既能除滅美國眼中的回教政權,又能扶植親西方的政府,利益自然歸於西方國家

  但事件就是這麼?絕不是那樣簡單!誰會想到美國有更大的陰謀?是為正義?石油?推翻暴政?以上全都不是!

  更要留意,由 2003年 3月進攻伊拉克,至 2011年 12月 18最後一批美軍撤出。這 8年內,美國部隊在伊拉克境內建立了甚麼?那是需要查考的!是更大的陰謀?

  那更大的陰謀是甚麼?下篇續!


註1


同類文章:








http://finalcall2012.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13.html

2013年7月6日星期六

為甚麼說《啟示錄》記載的「大淫婦」就是現今的美國? (三)由獻給神的新婦變成末後大淫婦 (下)成末後大淫婦 (經濟篇 -- 統一全球貨幣)


  再加上美國與北約(NATO)緊密配合的軍事行動,恍如《啟示錄》經文所描述般「一個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上;那獸有七頭十角」?美國參與的軍事行動極多,但背後的目的是甚麼?或者從開始已刻意成為末後的大淫婦,所以才會有如此不法的事。

  近代美國政府幾乎每一場仗都是堆砌眾多藉口參戰,當後來被人查明真相後,卻發現美國原來在撒謊。美國之所以參戰,很多時只是為了想搶奪別人的罌粟田、毒品、種植大麻的地方主權;有時是因為回教所帶來的問題而打仗,為石油而打仗,為經濟問題而打仗。

  為着正義而戰?這都是傳媒的美化效果。

經濟篇 -- 統一全球貨幣的方法

  過去二十年裡,美國是世上唯一連續參與過四場對外戰爭的國家。為甚麼要如此頻繁地發動戰爭?開戰的理由相當充分、滿口正義。誰會知道當將戰爭與一張輕飄飄的綠紙「美元」聯繫在一起時,其實是為美元而戰,這就是美式戰爭的全部秘密!


  要弄清美國的詭計,便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越戰、韓戰結束後說起。

  從1971 8 15 日至今,整整四十一年內,美國在全世界推廣了一場全球化運動,那就是藉着美元紙幣在國際間成為結算貨幣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金融帝國。

  它的擴展方式幾乎是機械性地上演同一個重複動作:美元流向世界,財富流向美國。美國人則從未在他們公開的國家戰略中,談論過這個話題。據說,上一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就職當天,就曾告誡他的同僚:「在這裏(美聯儲)你們可以談論一切,就是不許談論美元。這是禁忌!」

  過去四十年間,美國人找到了一種在他們看來是最好的,也最便捷的國家生存方式,這就是用金融手段,使全球財富向美國轉移。


  背後操控美國人的銀行家(Freemason)發現,其實美國可以不用生産任何産品,只生産一樣東西就可以致富,往後的生活便過得比世上所有人都好!這就是印刷美元。背後操控美國的銀行家可以用生産美元來過好日子,就此意義上説,背後操控美國的銀行家,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就是金融生存。


  當我們瞭解這一點後,便明白為何在過去的四十年,美國把它稱作垃圾産業、夕陽産業紛紛轉移到新興國家,其中包括中國,從而讓本國 70%的就業人口轉為從事金融和金融服務業。

美元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

  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迅速成為世上最富裕、最穩定、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自然地美元在國際間的信譽也是最好的。

  過去每發行35美元,需要準備一盎司黃金。然而在1971 8 15 日,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遜宣佈:美元跟黃金脫鉤。這一失信之舉,意味著背後操控美國的銀行家(Freemason),可以不受黃金的羈絆,隨意加印美元。(詳見文章:美元:過去是可靠的,現在卻是美國本土經濟已沒有起色,又債台高築,仍可信嗎


  廢除金本位後,雖然銀行家可以隨着自己心意印刷無限量的貨幣,要使美元在全世界仍然保持它的霸權地位,必需要有其他強而有力的工具,或可以說是美元的霸權支柱。

美元保持霸權地位的支柱

  怎樣才能保持美元的霸權地位?背後操控美國的銀行家認為最重要的是兩根支柱:一根是美國強大的科技創新力;另一根則是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並且於世上各國派駐軍隊。


  有了這兩根支柱,就能確保美元在國際間的信用,讓美元可以繼續成為世界流通貨幣。當然,背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操控美國的銀行家可以隨心所欲地把玩紙幣轉移實物財富的魔術。


  美國藉本身的金融體系(全球結算貨幣),使全世界與美國緊緊捆綁在一起,這種由美國向世界輸出美元紙幣,世界便為美國提供産品或服務的交易模式,最終是使全球財富快速地向美國集中。

軍事力量

  美國要順利地、無限制地印製美元,需要另一支柱使美元成為全球貨幣,這就是她強大的軍事力量,可以以各種藉口強迫世上各國接受美國用憑空印出來的美元。如果有國家膽敢不接受美元,他們就會被美方以「恐佈主義」國家看待,接着下一步將會面對美國的軍事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亞就是典型的例子。
  
20年間翻一倍的GDP

  美國在1990 年前的200 多年歷史裏,最高時的GDP才不過達7 萬億美元;而在1990年後短短二十年間,GDP 居然翻了一番,達到14 萬億。


  當然,美國人比全世界都清楚,以這種方式聚斂的財富,僅僅靠全球産業大分工是不夠的,甚至再加上石油與美元掛鉤也還不夠,還需要一個非常強而有力的手段,如果沒有這個手段,美國不足以從世人手中掠奪龐大的財富,而這個手段就是天下第一的軍事實力。

  當你再看《啟示錄》第18章的經文,這個巴比倫是與地上商人經商的。環顧世上,哪一個國家是全世界與她有經濟活動?哪一個國家的貨幣是是全球貿易結算單位?

啟示錄 18 3節:
「因為列國都被他邪淫大怒的酒傾倒了。地上的君王與他行淫;地上的客商因他奢華太過就發了財。」

  相信已不用再解釋,她就是美國了。

啟示錄 18 9 - 18節:
地上的君王,素來與他行淫、一同奢華的,看見燒他的煙,就必為他哭泣哀號。因怕他的痛苦,就遠遠的站著說:哀哉!哀哉!巴比倫大城,堅固的城啊,一時之間你的刑罰就來到了。地上的客商也都為他哭泣悲哀,因為沒有人再買他們的貨物了;這貨物就是金、銀、寶石、珍珠、細麻布、紫色料、綢子、朱紅色料、各樣香木、各樣象牙的器皿、各樣極寶貴的木頭,和銅、鐵、漢白玉的器皿,並肉桂、荳蔻、香料、香膏、乳香、酒、油、細麵、麥子、牛、羊、車、馬,和奴僕、人口。巴比倫哪,你所貪愛的果子離開了你;你一切的珍饈美味,和華美的物件也從你中間毀滅,決不能再見了。販賣這些貨物、藉著他發了財的客商,因怕他的痛苦,就遠遠的站著哭泣悲哀,說:哀哉!哀哉!這大城啊,素常穿著細麻、紫色、朱紅色的衣服,又用金子、寶石,和珍珠為妝飾。一時之間,這麼大的富厚就歸於無有了。凡船主和坐船往各處去的,並眾水手,連所有靠海為業的,都遠遠的站著,看見燒他的煙,就喊著說:有何城能比這大城呢?」

   這樣看來,又是美國的影子政府極力滿足《啟示錄》內描述「大淫婦」的經文!


其他參考文章:









同類文章:







http://finalcall2012.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13.html

2013年7月2日星期二

為甚麼說《啟示錄》記載的「大淫婦」就是現今的美國? (三)由獻給神的新婦變成末後大淫婦 (下)成末後大淫婦 (軍事篇)

  上一篇《為甚麼說《啟示錄》記載的「大淫婦」就是現今的美國? (三)由獻給神的新婦變成末後大淫婦 (中)腳踏月亮、生產的艱難》嘗試分析近代美國所發生的事跡,是否如《啟示錄》第 12章的經文,影子政府有意將美國塑造成一個「腳踏月亮」、「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的國家。

軍事上成末後大淫婦

  美國表上看來是基督教國家,但當翻看立國以來的歷史,卻會讓你完全改觀。

  根據美國官方統計資料,由1798 1993 年期間,美國以武力解決衝突的案例高達234 次,但真正由國會通過的戰爭只有6 次,而另外228 次是完全沒有得到國會通過的。


1898
「美西戰爭」
解放古巴
  1898 年的「美西戰爭」,這場戰爭通常被稱為「西班牙帝國的最後掙扎和美國世紀的破曉」。這場所謂美國「解放」古巴的「輝煌的一戰」,於1898 4 月開始。其原因是一艘在古巴附近的美軍軍艦發生神秘爆炸,美國直指西班牙為兇手。

  當年12 月,雙方簽訂了和平協定,古巴獲得獨立,波多黎各和關島由美國管轄,美國並以2,000 萬美元的價格購買菲律賓,但菲律賓人民不同意

  於是,美國很快地讓菲律賓陷入一場血腥抵抗,雖然不久前菲律賓人還和美國並肩作戰。最後,美軍鎮壓了抵抗,直到1946 年才承認菲律賓獨立。


第一次
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三年戰事中,美國持守中立,直到1917 年後,因德國的U 型潛艇襲擊,以及一封被美國截獲的電報,內容稱德國邀請美國南部的墨西哥參戰,並許諾分割美國西南領土;於是美國最終於1917 年參戰,但是事件卻疑點重重。

   最後,美國更成為戰勝國,在「凡爾賽和約」中得盡一切好處,因美國在這一戰中通過貿易受益,並成為第一經濟強國。


第二次
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在歐洲和亞洲,當時美國只在歐洲參與戰事,但亞洲的戰事一直與美國無關

  直到1941 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使美國人上下一心向日本宣戰。

  有史學家稱,其實美國早已截獲日本會偷襲珍珠港的電報,但羅斯福想借這次偷襲事件使美國參與日本戰場,所以刻意讓日本偷襲成功,卻有意派遣大部分主力艦隊出海演習,以避開襲擊。


1946
1989
美蘇冷戰
  自1946 1989 年的美國與前蘇聯冷戰期間,美國對外較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約有125 次,平均每年2.8 次。其中最有著名的有韓戰和越戰。

 


冷戰後
  自1990 年以來,美國以執行聯合國決議、維持和平、實施人道主義援助、反對侵略及保護美國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等各種藉口,先後對外出兵達 40多次,其中對他國進行強力軍事干預就有 10次。

  當前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由1991 2008 年十七年時間,美國共參加了全球十二場戰爭。不計持續時間,平均每1.4 年捲入或發動一場戰爭。


  據聯合國前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在1988 4 月透露:二戰以來,美國發動的這些戰爭,釀成全球1,700 萬人喪生,達到二次大戰總死亡人口的三份之一。這只計算1988 年以前的死亡數字。


2000
以後的
反恐戰爭

從近代歷史上得知,大多數由美國發動,以保衛國家或為人民復仇為藉口的戰爭,事後總會發現,都是由美國自己的間諜插贓嫁禍的偽旗行動(False Flag),來欺騙自己人民去支持戰事。

2000年以後的反恐戰爭

  因2001 年的「911事件」,美國發動「反恐戰爭」,攻打並推翻阿富汗和伊拉克政權,但是「911事件」卻充滿疑點,更有不少美國人認為是美國的中情局在背後策動事件,可以又有一個藉口叫美國人支持戰事。

入侵伊拉克

  甚至,當時美國總統小布殊聲稱,伊拉克擁有殺傷力強大的生化武器,所以必須立即剷除伊拉克政權,但事後,卻公開承認在伊拉克找不到具殺傷力的生化武器。


末後敵基督的國度

  綜合上列的資料,你或可留意到美國參與的軍事行動極多,她的真正目的是甚麼?或者她從開始已刻意成為末後的大淫婦,所以會有如此不法的事。

  試看《啟示錄》第 17章描述巴比倫大淫婦的經文,看看現今的美國是否自我實現?

啟示錄 17 1-7
「拿著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來對我說:『你到這裡來,我將坐在眾水上的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地上的君王與他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他淫亂的酒。』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帶我到曠野去,我就看見一個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上;那獸有七頭十角,遍體有褻瀆的名號。那女人穿著紫色和朱紅色的衣服,用金子、寶石、珍珠為妝飾;手拿金杯,杯中盛滿了可憎之物,就是他淫亂的污穢。在他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祕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我又看見那女人喝醉了聖徒的血和為主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我看見他,就大大的希奇。天使對我說:『你為甚麼希奇呢?我要將這女人和馱著他的那七頭十角獸的奧祕告訴你。』」

  看到這裏,你會發現這個大淫婦(美國)是騎在一隻「七頭十角」(歐洲)的獸上,那獸在《但以理書》第 2章出垷。

但以理書 2 31 - 33節:
『「王啊,你夢見一個大像,這像甚高,極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狀甚是可怕。這像的頭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銀的,肚腹和腰是銅的,腿是鐵的,腳是半鐵半泥的。』

  按《聖經》記載,七頭十角的獸,正是《但以理書》的所預言的,由巴比倫帝國開始,在世上相繼出現的七個屬撒但的邪惡國度,包括巴比倫、亞述、新巴比倫、波斯瑪代、希臘、羅馬和一個未完全出現的國度(歐洲境內),亦即是末時敵基督的國度。

   (按:由於《但以理書》第 2章是記載為新巴比倫王解夢的內容,所以由該國度(新巴比倫)算起直到末時只有 個國度。而「七頭十角」中的七頭代表七個王,是由古巴比倫算起,所以會多 個國度,就是古巴比倫和亞述。)

  這七個國度有着相同的特徵 ── 他們都是充滿野心,大力擴展帝國版圖,並且軍力強大,在遍地橫行無忌,以各種經濟手段欺壓鄰國,並利用大量的戰俘成為奴隸。

  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組織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它是於1949年由美國和西歐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於冷戰結束後,這個組織經常配合美國的軍事行動。

  由此來看,美國與北約(NATO)的軍事行動,是否如經文所描述般「一個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上;那獸有七頭十角」?

  究竟誰是這個甚至能駕馭敵基督國度的大淫婦呢?當今世上,哪個國家已齊集以上的特徵呢?或者已不用再解說,這就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