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顯示包含「魚類」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魚類」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

福島日排600億貝可輻射水! 海水可以稀釋,魚類卻會累積!

專家稱福島日排600億貝可輻射水   2013-09-19

同類報導:
福島每天排放600億貝克勒爾放射性物質入海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將親訪福島核電站,緩和公眾對輻射污水外洩至太平洋的不安。

青山道夫(Dr. Michio Aoyama

  日本氣象廳氣象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青山道夫(Dr. Michio Aoyama18日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科學論壇上表示,發生核洩漏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北面排水口每日排放600億貝可的放射性物質到大海,包括銫-137及鍶-90,相信核污水由核電廠地底洩漏。

  青山道夫在福島核事故後,一直進行海洋監測。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一直聲稱,核污水放射性物質濃度在法定標準之下,沒有問題,但青山道夫指,魚類在這種水中生活,放射性物質會被濃縮,會超過日本的限制值,最終影響魚類的生活。


~~~~~~~~~~~~~~~~~~~~~~~~~~~~~


  引用上文及同類報導,日本氣象廳氣象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青山道夫(Dr. Michio Aoyama)指福島第一核電站北側排水口每天向外海排放約600億貝可放射性物質,包括銫137和鍶90。

  廢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質濃度約為1貝可,確實在標準以下,但是在放射性物質總量方面並沒有法律限制,社會各界一直要求東京電力公司詳細說明排放到外海的放射性物質總量。

海水受放射物污染流程:

放射性廢水從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至4號機組反應堆所在建築滲透到港灣內
â 
被5號和6號機組的取水口抽回
â 
從北側排水口排放到外海

  海洋生物在這種水中生活,放射性物質會隨食物鏈向上而濃縮,一定會超過日本的限制值,最終影響魚類的生活,更會污染海洋。


  因此,韓國禁止進口來自日本發生核洩漏的福島核電廠周邊地區的魚類產品,不無道理!

  而輻射對人體來說,沒有所謂「最低安全劑量」,只要進入人體,遲早出現問題。其中銫137是原子爐產生分裂反應出的輻射性物質,人體累積過量的銫137,會導致全身癌變。



其他參考文章:





http://finalcall2012.blogspot.hk/2013/08/300.html

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日本福島核電站首次承認污染地下水已流入大海!是逼不得已要承認吧!

日本福島核電站首次承認污染地下水已流入大海      20130722

相關報導:
福島第一核電站污染地下水滲漏入海
日本首次承認福島核電站污染水流入海中
TEPCO admits Fukushima-1 reactors leak radioactive water to Pacific Ocean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旗下的福島核電站管理人員22日首次承認,放射性地下水已洩漏至大海,加重了民眾對海洋污染的擔憂。

核電站內水井的水位變化才發現洩漏

  東京電力公司確認發現被污染的地下水正向海中滲漏。東京電力公司說,由於在出現潮位變化和降雨時,福島第一核電站院內靠海的水井內的水位也隨之變化,所以判斷核電站院內與海之間存在水的流動,證明有污水流入了海中。這對該公司阻止放射性物質擴散的努力又是一個新的打擊。

  報導稱,本月初,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稱,核電站的地下水樣品顯示,可能會導致癌的銫-134在幾天內急劇升高110多倍。該公司尚不知道其確切原因,但表示,已將有毒的地下水通過混凝土和鋼板控制在現有的位置。

  然而,該公司的一名發言人22日說:「我們現在認為,受污染的水已流入大海。」但這名發言人仍堅稱,放射性水對海洋的影響是有限的。「海水數據顯示,放射量沒有異常升高。」

  公司另一名發言人後來在東京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真誠地表示道歉,讓許多人特別是福島的民眾為此擔憂了。」

  東電表示將加大努力,通過在港口附近加固土壤來減少地下水洩漏。

  據報導,20113月發生的大海嘯,使這個核電站反應堆的放射性物質洩漏至地下水。這些水通常會流入海洋。環境專家警告,這樣的洩漏可能影響到海洋生物,最終對食用海洋生物的人類產生影響。

福島周圍禁止捕魚,及農業活動

  福島地區漁業合作聯合會主席野崎對對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台說:「太讓人吃驚了。東電的解釋與過去的完全不同。」目前,在福島周圍捕魚已經停止。政府禁止在周圍地區生產牛肉、牛奶、蘑菇和蔬菜。

  報導指出,今年初,東電說,在福島核電站內的一個港口捕捉到一條魚,其受核污染的程度超過合法限度的2500多倍。

  此前,東電還稱,在福島核電站工作過的約2000人,面臨患甲狀腺癌的危險升高。這比該公司原先估計的人數增加了十倍。


~~~~~~~~~~~~~~~~~~~~~~~~~~~


  在今年7月初時,核電站的地下水樣品顯示銫-134在幾天內急劇升高110多倍。除非洩漏,否則不可能會出現如此現象。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到現時才承認這一件單一事件。

  含放射物的污水洩漏,其實已不止一次(註1)。過去自從311起,核電站不斷出發現含放射物超標的樣本,又要怎樣理解?

  在日本本土測出含放射物的有:稻米、葉葉、野生鹿肉、牛肉、金菇、蝴蝶等,並且在周邊海域測出各種魚類體內含異常高數值的放射物。

  如果要說服人,日本的輻射洩漏已經控制,應該不會出現以上的情況吧!

  除非,現在已經走向失控地步,偶然被測出的洩漏事件,才逼不得已承認。本網誌內已有大量文章指輻射問題一直被人忽視,這是我們應該重新認清事件的嚴重性。

  你選擇讓傳媒和有關當局麻醉,還是要重新認真看待?


註1


參考文章:













2013年7月20日星期六

十分之一福島核電站作業人員甲狀腺輻射量超標!

近兩千名福島核電站作業人員甲狀腺輻射量超標   20130719

同類報導:

  據東京電力公司的調查獲悉,因福島核事故導致甲狀腺輻射量(等價輻射量)超過100毫希(毫希沃特mSv,下同)的作業人員估計達到1973人。一般認為,如果全部輻射量超過100毫希,患癌症的風險將會上升。東電將每年對這1973人提供一次的免費甲狀腺超聲波檢查。

  東電至今為止已向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了522名作業人員的實測數據。

  根據已公佈的情況,本次調查對象為3290名東電員工及16,302名合作企業員工,總計19,592人。除已有實測數據的522人以外的其他人員依據攝入的放射性元素銫來推斷出碘元素的值,據此評估甲狀腺輻射量。

  等價輻射量是每個臟器的輻射量,其數值高於全身輻射量。


~~~~~~~~~~~~~~~~~~~~~~~~~~~~~~


  從報導中可以知道,因福島核事故導致甲狀腺輻射量(等價輻射量)超過 100毫希(mSv)的作業人員於 19,592名員工中估計達到 1973人。換句話說即是有十分之一員工體內的輻射量超過 100毫希。

  這代表甚麼?

  從找到的資料中指從事輻射工作人員,每年限制吸入的輻射劑量為 20毫希。而現時公佈的資料,有十分之一員工至少接超過安全標準的 5倍劑量。按報導指當人體內含有超出 100毫希沃特放射性碘的話,致癌的可能性將增大。

  反過來想思想一個問題,一般高輻射工作環境,管理層會限制員工不會超高可接受的輻射劑量。但今次的發放的資料,似乎暗示福島核電站的洩漏放射物仍舊存在,而且更刻意讓人忽視嚴重性。

  如果工作環境已充滿放射物,也難怪連福島周邊地區的魚類、地下水、土壤等均測出超乎想像的高輻射讀數。

   任憑當事人否認,但事件不斷出現,先有核電站前站長在11311核事故後守廠內指揮救災和善後工作,並在不足 9個月後,便診斷出患上食道癌,並於今年因食道癌病逝!註1

  日本的輻射問題,解決了?


註1



甚他參考:









2013年3月6日星期三

福島核電站周邊輻射減少 大部分輻射物流入海洋(放射物轉移了集中的地點!)

福島核電站周邊輻射減少 大部分輻射物流入海洋   20130305

同類報導:

  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省做出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80公里範圍內的輻射在一年內已經減少了40%

  文部科學省去年11月份,利用直升機測量了該區域上空的輻射濃度,以此推算出地上的輻射值。與201111月份相比,去年11月份時測量的輻射濃度減少了四成。

  根據輻射物質半衰期推算出的一年內輻射減少率為20%。實際上的輻射減少率高出一倍。專家表示,一大部分輻射物質隨著雨水流入河川和大海中。


~~~~~~~~~~~~~~~~~~~~~~~~~~~~~~~


  這個調查由日本官方進行研究,憑測量空氣中的放射物濃度,推斷輻射量已經大幅減少。

  輻射量是否真的下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這句絕對正確:「專家表示,一大部分輻射物質隨著雨水流入河川和大海中。」

  從多次的新聞報導中可以找到,福島核電站周邊地區的魚類含放射量,隨每次檢測而倍升。這不是放射物大幅下降,只是轉移了集中地點。

  不信,可自行按下連結參考!

福島魚輻射新高 超標5100倍(較12年12月測出的再上升 2倍!)


福島魚輻射新高 超標5100   20130302

相關報導:


上圖:大瀧六線魚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專用港灣內的魚(大瀧六線魚(雄六線魚)),上月被驗出平均每公斤含五十一萬貝可的銫,為魚類含輻射量的新高,超出安全標準五千一百倍。世界衞生組織亦發表報告,指福島核災令附近災民患癌風險輕微提高。

修核電站員工不適身亡

  東京電力公司於上月十七日抽樣檢驗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專用港灣的魚含銫量,由去年的每公斤廿五萬四千貝可升至五十一萬貝可,東電已設漁網防魚類游出港灣。東電又公布,一名曾參與修復核電站的男員工,上月廿七日因身體不適送院後死亡,未確定死因,他是核災以來第五名死亡的男員工。

  而世衞發表的健康評估報告指出,居於輻射污染最嚴重地區的福島居民,患癌機會將會比其他國民高出百分之一。日本環境省駁斥指,報告中的假設未得到流行病學調查的確認,而且誇大了輻射量,亦有日本學者斥世衞危言聳聽。


~~~~~~~~~~~~~~~~~~~~~~~~~~~~~~~~~~~


  20130120日,報章上曾有新聞指於1212月內,在福島核電站範圍的港灣內捕獲一條魚,檢測後發現每千克含25.4萬貝可的放射性銫,超出日本標準達2540倍。(詳見本網文章:福島魚勁含銫 輻射超標2540倍 (較128月測出的再上升10倍!

  想不到,過了不足兩個月,在於附近地區捕獲的魚類再次超出標準,達5100倍。是2個月前的2倍。

  單從報導很難發現問題的重點,試以時序方式列出魚類超標數值,或者能看事情的嚴重性。


以報章發放的新聞為準(以倒敘排列)
檢測日期
位置
魚類/放射物含量
超出標準多少倍
13
2
福島核電站的
專用港口
大瀧六線魚(雄六線魚)
每公斤含51萬貝可(銫)

參考連結:


超出標準5100
12
12
核電站範圍內的港灣
厚頭平鮋
每公斤含25.4萬貝可(銫)

參考連結:


超出標準2500
12
8
核電站附近
大瀧六線魚
每千克含2.58萬貝可(銫)

參考連結:


超出標準258
無紀錄
日本水產廳資料
櫻鱒魚
每千克含1.87萬貝可(銫)

參考連結:


超出標準187
11
4
日本水產廳資料
玉筋魚
每千克含1.44萬貝可(銫)

參考連結:
同上

超出標準144


  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災發生至已近兩年,遺害不單沒有減退,反而越趨嚴重,從上表可見是不斷倍升,是失控的現象嗎?。

  另外,由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的放射物,是否已經藉雨水帶回地面,並在不斷沖刷下將放射物排進大海裏?

  無論如何,這已能證明放射物含量已經隨食物鏈向上累積。

  任憑有關當局說仍是安全,可信嗎?


其他參考資料:

2013年1月20日星期日

福島魚勁含銫 輻射超標2540倍 (較12年8月測出的再上升10倍!)

福島魚勁含銫 輻射超標2540      20130120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30120/00180_020.html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早前(1212月)捕獲一條每千克含超過二十五萬貝可放射性銫的魚,高於一般食品標準二千五百多倍。假如食用一千克,便等於照了最多八次X光,是核災發生以來錄得魚類所含輻射量的最高紀錄。「輻射魚」反映了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災發生至今接近兩年,遺害仍然未減。

另四種魚亦含量超標

  管有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前日公布,去年十二月在核電站範圍內的港灣捕獲五種放射性銫含量都大大高於標準的魚類,包括橢圓平鮋、大瀧六線魚等。其中一條約二十八厘米長的厚頭平鮋,檢測後發現每千克含二十五萬四千貝可的放射性銫。若按日本當局規定一般食物的銫含量必須在每千克含一百貝可以下,該條厚頭平鮋超標了二千五百四十倍,只要進食一千克受污染魚肉,即等同照了四至八次X光。是次檢測中,亦有部分魚類銫含量達十萬貝可以上

  根據日本當局資料,此前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捕獲魚類的最高輻射污染紀錄,是一條大瀧六線魚去年八月被測得每千克含二萬五千八百貝可的銫。東電為防受污染魚類游到外海,計劃在核電站的港灣入口設置圍網。

  另外,美國海洋科學家比塞萊(Ken Buesseler)早前在《科學》期刊刊文指出,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水域魚類的輻射量維持高水平,警告在十年內可能仍不可食用

附近海域擬建風電場

  自從核災發生後,日本當局致力減少對核能的依賴,日本自然資源及能源廳最近更計劃在福島核電站附近海域建設風力發電場,將在海床上設置浮台安裝一百四十三部風力發電機,可產生十億瓦電力。預料於二年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風力發電場。


~~~~
同類報導
~~~~


福島魚含銫量超標2500倍 吃1公斤如照X48   2013119

  日本歷經核災事故後,在福島檢測的大多數魚類放射性銫含量並無下降,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稱,這次檢測超標2540,只要吃進1公斤的受汙染魚肉,體內輻射等同於照X48次。

  根據日本政府規定,一般食品的放射性銫安全含量,必須在每1千克100貝克勒爾(terabecquerels,偵測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以下,但日本電力公司公布去(2012)12月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捕撈的魚類,檢測出每公斤含25.4萬貝克勒爾

  這回檢測結果是自從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檢測到魚類含放射性污染物最高的一次,東京電力公司將在港灣入口處設置捕魚網,避免魚類遊到外海被民眾吃下肚。


~~~~~~~~~~~~~~~~~~~~~~~~~~~~~~~~~~~


  日本自11311大地震後出現大海嘯,使福島第一核電站受到嚴破壞,並洩漏輻射。至今,各地定時會報導含放射物超標的魚類、或農產品。顯然,洩漏事件並得到解決,而且排進海裏的放射物反而越積越多。

  於128月時,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宣布,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20公里海域,檢測出每千克2.58萬貝克勒爾(terabecquerels,偵測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放射性銫,超出政府規定的標準258倍。(詳見本網誌文章:日本福島附近海魚 銫含量超標 20120821

  只是4個月後,這次測出魚類體內含的放射物竟突然急升10倍,達每千克含25.4萬貝可的放射性銫,超達2540倍。

  另外,於1210月,國際著名《科學》雜誌周四發表報告指出,日本福島一帶海域所捕海產受去年「311」大地震引發輻射泄漏所累,約四成魚獲不宜食用。(詳見本網誌文章:專家﹕福島魚獲四成不宜食

  這顯然是反映了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災發生至今接近兩年,遺害不單未減,反而越趨嚴重。這足以證明放射物含量已經隨食物鏈向上累積。


  人要懂得學懂保護自己,而不是將這個重要的主權交給政府來指揮。


其他參考資料:

2012年10月28日星期日

專家﹕福島魚獲四成不宜食


專家﹕福島魚獲四成不宜食      121027

  國際著名《科學》雜誌周四發表報告指出,日本福島一帶海域所捕海產受去年「311」大地震引發輻射泄漏所累,約四成魚獲不宜食用。當地魚獲起碼要過多十年或許才可以完全放心食用;其中以鱈魚、鰈魚、大比目魚等棲居海底的大型海產物含輻射最高和危險。

鱈魚等海底魚高危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學家比塞勒(Ken Buesseler),根據日本的相關研究數據和從福島一帶本島東北部海域捕得的魚獲樣本,發現幾乎所有魚類均含不同程度的輻射物銫(caesium

  比塞勒還驚訝發現,這些海鮮受污染未見下降迹象。他推論由於核子反應堆依然有微輕輻射泄漏,輻射污染物或積存於海底。此外,日本雖仍禁售災區36種海產,但容許本國售賣其餘以濕重計算,每公斤含銫-134和銫-137少於100貝克的災區魚獲。部分漁民已自7月開始賣災區海域的八爪魚等海鮮。比塞勒稱,食用這程度受輻射污染海產縱「非即時致命」,卻亦非建議的安全食用標準。


~~~~
同類報導
~~~~


專家﹕福島魚獲 四成不宜食      121027


  國際著名《科學》雜誌週四發表報告指出,日本福島一帶海域所捕海產受去年「311」大地震引發輻射洩漏所累,約四成魚獲不宜食用。當地魚獲起碼要過多十年或許才可以完全放心食用;其中以鱈魚、鰈魚、大比目魚等棲居海底的大型海產物含輻射最高和危險。

  明報報導,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學家比塞勒(Ken Buesseler),根據日本的相關研究數據和從福島一帶本島東北部海域捕得的魚獲樣本,發現幾乎所有魚類均含不同程度的輻射物銫(caesium)。

  比塞勒還驚訝發現,這些海鮮受污染未見下降跡象。他推論由於核子反應堆依然有微輕輻射洩漏,輻射污染物或積存於海底。此外,日本雖仍禁售災區36種海產,但容許本國售賣其餘以濕重計算,每公斤含銫-134和銫-137少於100貝克的災區魚獲。部分漁民已自7月開始賣災區海域的八爪魚等海鮮。比塞勒稱,食用這程度受輻射污染海產縱「非即時致命」,卻亦非建議的安全食用標準。


~~~~~~~~~~~~~~~~~~


於這網誌內類似類的也不少,你可按以下的連結找出有用的資料:
重點推介:


















其他同類題目:

2012年8月26日星期日

日本青森縣附近太平洋海域捕獲鱈銫超標   25/08/2012


日本青森縣附近太平洋海域捕獲鱈銫超標   25/08/2012

  日本青森縣附近太平洋海域捕獲的鱈魚, 驗出放射物質銫超標, 下星期會暫停出貨 .

  青森縣政府消息指, 八戶市附近海域捕的鱈魚, 在六月檢測發現每千克 116貝可的銫, 高於每千克 100貝可的新標準, 之後檢測數值達標, 上月底解除出貨禁令後, 在今個月9號的檢查中, 再發現銫含量達 132貝可 , 要再暫停出貨。


----------------------
為免即時新聞日後遺失紀錄,多找幾個新聞來源。
----------------------



青森縣太平洋海域鱈魚將被叫停出貨   20120825

  日本青森縣政府人士25日透露,該縣附近太平洋海域捕獲的鱈魚中兩次檢測出了超過國家新標準上限的放射性銫,中央政府將於下周下令叫停出貨。

  這將是青森縣農林水產品首次因福島核事故影響被叫停出貨。

  今年6月,青森縣八戶市附近海域捕獲的鱈魚中檢測出了每千克116貝克勒爾的放射性銫,高於每千克100貝克勒爾的新標準,當地漁業協會被要求主動停止出貨。

  由於在之後的檢測中數值達標,7月底禁令被解除。在本月9日的檢查中,八戶市近海捕獲的鱈魚中檢測出了每千克132.7貝克勒爾的放射性銫,已再次被要求主動停止出貨。

------------------------------

青森縣鱈魚受輻射 被勒令停止出貨   20120825

  日本青森縣政府人士透露,該縣八戶市附近太平洋海域捕獲的鱈魚,於過去3個月間,兩次被驗出含放射性銫超標,中央政府將於下周下令,停止出貨。此為該縣首次因福島核事故影響,被勒令停產。

  當地鱈魚先後於6月及8月的兩次檢測中,分別被測出每千克含銫116貝可及132.7貝可,均高於現時所定標準上限的每千克100貝可。


~~~~~~~~~~~~~~~~~~


關於核電站繼續洩漏放射物的事實,已有很多報導,而且這個Blog裏已有好些文章轉載,有興趣的話,不妨以日本、輻射等字眼搜尋一下。

今次重點是新聞中只說青森縣近太平洋海域捕獲的鱈魚,於過去3個月間,兩次被驗出含放射性銫超標。

究竟青森縣離福島的核電站有多遠,看看下國便會知曉。
File:Map of Japan with highlight on 02 Aomori prefecture.svg左圖紅色位置是青森縣

File:Map of Japan with highlight on 07 Fukushima prefecture.svg左圖紅色位置是福島縣

數日前才有新聞提到「日本福島附近海魚 銫含量超標 20120821」,今日再有報導指近日本的太平洋海域受放射物污染。

你相信日本的海產安全嗎?

2012年8月23日星期四

日本福島附近海魚 銫含量超標(相關新聞)

昨日已貼過,為免「即時新聞」日後會找不到,多貼一個新聞來源作參考。



~~~~~~~~~~~~~~~~~~~~~~~~~~~~~~~


福島核一附近海魚含銫 超標258      2012.08.22 02:56 pm


  福島核災劇烈改變環境生態,日前研究人員發現福島的蝴蝶突變狀況增加。東京電力公司亦指出,福島核電站周邊海域的魚類,放射性銫元素超標258倍。福島核能外洩對人類與動物健康的影響令人憂心,東電將進行更多抽樣檢查。

每公斤含銫2.58萬貝克

  東電21日指出,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半徑20公里海域(福島縣南相馬市近海)採樣的大瀧六線魚中,放射性銫含量值高達每公斤2.58萬貝克,是目前檢測到的最高含量。

  日本政府規定一般食品每公斤銫含量標準值是100貝克,然而此次檢驗超標258。福島核事故雖已過去一年多,放射性污染仍持續影響環境。

  採樣地點在距離南相馬市1公里的近海,東電1日在水深約15 米處捕獲兩條大瀧六線魚進行抽樣調查。水產廳也從這兩條魚中檢測出了同樣銫含量值。

打破櫻花鮭1.87萬貝克紀錄

  根據日本水產廳資料,之前檢測最高值的魚類是櫻花鮭,銫含量1.87萬貝克。

  東電表示,採樣的六線魚可能在輻射熱點進食。東電未來數周將會針對六線魚與其食物來源和這片海域的海床,進行進一步抽樣檢查,確定高輻射的原因。


~~~~~~~~~~~~~~~~~~~~~~~~~~~~~~~



福島驚現超級輻射魚 銫超標257      20120823()

  日本福島驚現「超級輻射魚」。東京電力公司公布,在距離去年爆發核災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二十公里處近海,最近捕撈上來的大瀧六線魚中,檢測每公斤含高達二萬五千八百貝可放射性銫,超出日本政府規定的上限二百五十七倍。

  東電前日宣布,驗出嚴重放射性物質超標的兩條大瀧六線魚,是本月一日在南相馬市近海水深約十五米處捕獲。

  日本水產廳指,此前魚類檢測出的銫含量,最高是櫻鱒魚的一萬八千七百貝可;鹹水魚中的最高值是去年四月採樣的玉筋魚,達一萬四千四百貝可。

  福島縣政府稱,大瀧六線魚目前處於禁售,因此市面沒流通。東電將在周邊海域進一步採樣大瀧六線魚、作為其食物的蝦蟹和海底土壤,以作分析。

含銫食品不斷出現

  福島核災已爆發十七個月,日本仍有不少食品接連驗出放射性銫。福島縣政府自去年五月起,已禁止出口在當地近海捕獲的魚,只有兩 款驗出銫含量正常的章魚和一種貝殼類海產獲豁免。而鄰近的茨城縣和宮城縣則對部分魚類出口實施自願性管制,也有對所有太平洋海岸的魚獲進行輻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