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2年8月13日報章上報導了「核災後蝴蝶遺傳異常 日本生態現危機 2012年08月13日」,「蝶與人不同 無需太驚? 圖片的說服力始終比文字震撼!」。
那麼這些蝴蝶是從哪個途徑,使牠們的體內產生遺傳性異變?
從最簡單又合理的方向 -- 食物和水源。
播放日期:2011年11月20日
~~~~~~~~~~~~~~~~~~~~~
輻射塵隨著雨水落到地上污染泥土
自從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東部海域發生9 級大地震和海嘯,引發日本福島核電廠發生爆炸,並有大規模核輻射洩漏到大氣中,而輻射塵則隨著大氣氣流(Jet Stream)橫越太平洋,吹到美國和加拿大,污染整個北美洲。
當中的核污染物,包括放射性碘131,銫137,氙133 等等。在大氣氣流中的輻射塵,大部分都停留在大氣層較高的位置,而不會自動漂落地面。所以當用輻射儀量度大氣中的輻射量時,例如在美國西岸,甚至日本東京,也發覺輻射量不會有特別的變化。
而在上星期日,即2011 年11 月13 日,本港就有報章以頭版大肆報導,他們派出的記者親身到日本當地,特別是東京,當他們以輻射儀量度的空氣輻射量時,發覺輻射量是正常。
而香港的天文台亦是以量度香港空氣中的輻射量作為指標,但是只量度空氣中輻射量的方法,是否過於以偏概全呢?其實,當在大氣層較高位置的輻射塵,隨著雨水落到地面,輻射塵就會累積,並污染地面的泥土。於是令當地出產的食物受到輻射塵污染,而當人類進食這些被污染食物時,他們便同樣被輻射污染。
有趣的是,在上述報導發表後三天,另一本港報章就以完全相反三天前完全不負責任記者報導的角度,報導歐美科學家和科學機構量度日本泥土的輻射量時,發覺全日本已經受到嚴重的輻射污染。
早前,美國已經有多人在網上發放短片,表示在下雨天,把落在車上的雨水用手帕收集,再用輻射儀量度手帕的輻射量,發覺手帕的輻射量超過每小時2 微希,比起空氣中的環境輻射,大約每小時0.1 至0.2 微希,竟高出超過10 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