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2年8月14日星期二

核災後蝴蝶遺傳異常 日本生態現危機 2012年08月13日


核災後蝴蝶遺傳異常 日本生態現危機     20120813


         
正常的酢漿灰蝶                           遺傳性異常酢漿灰蝶,可見複眼畸形、翅膀變小

日本沖繩琉球大學一個研究小組,上周四在科學期刊《自然》發表報告,指福島核災釋放的放射性物質,對國內常見的酢漿灰蝶(pale grass blue butterfly)造成生理及基因的損害,出現翅膀變小及死亡率提升等遺傳性異常,禍延後代,敲響生態警號。

翅膀變小 複眼畸形

  自日本去年三月爆發福島核災後,源頭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大量放射性物質,但至今未有正式評估核災對動物的影響。研究團隊去年五月(即2011年5月)在福島縣內及東京等十處地區,採集一百四十四隻酢漿灰蝶,並培育幼蟲,發現福島縣中有一成二蝴蝶的翅膀異常地小、其下一代出現此異常的比率增至一成八,部分甚至在長至成蟲前已死亡,至第三代的異常比率更飆升至三成四。部分樣本則出現複眼畸形、翅膀顏色配搭及斑點數量異常等情況。

  團隊於同年九月(即2011年9月),再在福島縣七處地區採集二百三十八隻酢漿灰蝶,異常比率為兩成八,但其第二代的異常比率卻增至五成二。團隊成員之一、海洋自然科學系副教授大瀧丈二稱,不同物種受輻射的影響都不同,有必要對其他物種作同樣研究,但人類結構與蝴蝶完全不同,相信人類對輻射的抵抗力較強。


~~~~~~~
 另一則相同報導
~~~~~~~


福島核災後蝴蝶畸變大增   20120814


  科學家發現,去年日本福島核災後,當地蝴蝶的腳、觸角與翅膀突變情況增加,後代畸形率更比上代高一倍。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福島核災後兩個月(即2011年5月),研究人員在福島等10個日本不同地點,捕捉觀察144隻醡漿灰蝶成蝶,比對各地突變案例。

  比對結果發現,環境輻射量較大的地區,蝴蝶的翅膀小很多,眼睛也發育異常。福島事件發生時,醡漿灰蝶還在幼蟲過冬階段。

  領導研究的沖繩琉球大學教授大瀧丈二,在「科學報告」期刊發表研究成果指出:「一般相信昆蟲非常能抗輻射,從那個角度看來,我們的結果相當令人意外。」

  大瀧團隊接著在距離福島核災事故地點約1750公里、幾乎測不到輻射的實驗室內培育醡漿灰蝶,發現新生蝶出現上一代沒有的某些畸形,比方說觸角畸形。

  6個月後(即2011年9月),他們再從這10地捕捉成蝶,結果發現突變率比福島事故後沒多久捉到的蝴蝶高出一倍。

  團隊總結,突變率較高是因為食用污染物,但也因為這些蝴蝶的親代基因突變,即便外觀沒有變化,也會遺傳到子代。

  大瀧團隊研究醡漿灰蝶超過10年。團隊先前研究顯示,醡漿灰蝶對環境改變非常敏感,因此福島事故前曾考慮用以偵測環境,扮演「環境指標」的角色;不過現在這份新研究結果顯示,福島事故後殘餘的輻射物質雖已衰變,仍會影響醡漿灰蝶發育。



~~~~~~~~~~~~~~~~~~~~~~~



以上的研究時間是於20115月起至11年的9月,細心留意日本沖繩琉球大學研究小組的結果,必定是放射物洩漏後,生物受輻射照射影響,牠的下一代出現不同程度的遺傳性異常。

這絕對是理所當然的現象,蝴蝶的翅膀變小很多,眼睛也發育異常,甚至在長至成蟲前已死亡。

而再細心看明報的報導,會發現更可怕的事實,「在距離福島核災事故地點約1750公里、幾乎測不到輻射的實驗室內培育醡漿灰蝶,發現新生蝶出現上一代沒有的某些畸形,比方說觸角畸形。」

「團隊總結,突變率較高是因為食用污染物,但也因為這些蝴蝶的親代基因突變,即便外觀沒有變化,也會遺傳到子代。」

這是間接確定放射物的確會破壞物種的遺傳物質(DNA),而且嚴重得由下一代,以至第三代接連出現變遺傳性異常。並也承認該批蝴蝶是食用日本本土受輻射污染的食物。

循此方向再想,日本的耕地豈不是已受到放射物的污染?那麼以現時它所有的農產品,豈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放射物污染嗎?

後果不敢想像!

雖說人類對輻射的抵抗力較強,但能保證由他們所生的下一代沒有遺傳性異常嗎?

1 則留言: